随着外卖平台的兴起,不少人都从中体验到了便捷生活方式,但却有另一部分人干起了“薅羊毛”的事,到平台享受“免费午餐”。近日,有网友透露,在网上就有一些人兜售“吃免费午餐”的教程,价格从10元到50元不等。
3月27日,记者找到了一位买家,简单交流之后,对方发来一个“微信聊天记录”,所谓的“教程”就是一些话术,教人如何恶意差评、投诉以退款。一些更为“高级”的手段就是利用软件抓取号码,生成新用户,拿到首单优惠。对于这些行为,律师认为消费者如果通过恶意、虚假投诉免费获取商品,这就是一种在交易过程中违约的行为,从行为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不道德、欺诈的行为。而利用软件获取号码的行为,还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初级“薅羊毛”
恶意投诉实现退款
3月27日上午,记者在咸鱼平台上输入“退款外卖”后,很快就出现了“美团”“饿了么”退钱教程等产品,里面的价格从10元到50元不等。随后,记者在平台上私信了一位卖家,对方在一分钟之内就进行了回复,并示意加他微信。
验证通过后,对方执意要先交钱,后给教程,在给对方发10元红包之后,对方发来了一个教程,其实就是一段聊天对话。在教程中,对方列举了外卖单退款流程,其中提到要找到已经付款的订单号,然后联系客服进行投诉,理由就是“闹肚子”。针对酒店住宿,里面的理由就是“房型不符”“房间有异味”。
介绍完基本原则之后,后面又假设了要应对的几种情况。“后面有客服回电话,任务就是想办法不给你退钱,你的态度要强硬一点”……“4小时之内,他会给你退款”。这里面还提到,最后的钱由外卖平台出,客服手里有权限,“他们会骗你,商家拒绝了。”
采用这样一套方法真的有效吗?记者当天中午就做起了测试,通过美团外卖点了一份麻辣骨头饭套餐,总共花费了21块钱。30分钟后,外卖人员送来了套餐,吃完之后,记者开始拨打平台客服电话,声称“肚子疼”,随后提出了退款要求,客服赶紧询问,“请问具体是怎么样不舒服呢?有没有外出就医?”在一番调查与沟通之后,客服人员提出会联系商家进行协调,他表示,“如果商家同意的话就会在1~3个工作日内把钱退回,如果没有同意的话,平台也会承担赔偿的费用。”
本以为接下来的退款是一个漫长等待过程,结果两三分钟之后,平台客服就拨回电话表示,“我们跟商家交流过了,商家同意全额赔偿这次的费用,一共是21块钱。”随后,记者解释了投诉原因,说明了测试目的。
随后,客服人员也表示,他们平时也会接到一到两个类似食品质量的投诉电话,不过是否真有质量问题,对方是否存在恶意投诉的行为,只有通过公司监察部门做后续处理。
高级“薅羊毛”
利用软件生成号码享受优惠
在与兜售“薅羊毛”技术的卖家沟通过程中,对方也提到了还有更加“高级”的手段,这些方法无非是利用软件生成号码,然后注册外卖平台账号,成为新用户,享受首单立减的优惠。
在网上,一名卖家销售一种名为“Mango”的软件,这款售价299元的软件,在电脑上解压安装,登录后,就能够生成一些手机号码,并通过电脑端接收验证码,然后利用手机号码注册成为新的用户。比如一些商品可以享受新用户首单立减20元的优惠,通过新手机号码注册,就可以拿到这些优惠券。
记者注意到,这些软件还会定期更新,而更新升级过后,相应的技术也会进行调整。
对于利用软件抓取号码来无限注册成为新用户的行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林宏刚教授认为,这一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手机号码”,对于这些号码的来源,林宏刚介绍说,其中一种就是木马软件开发者自己“养号码”,在网上购买了一些虚拟号段,这些号码可能是一些物联网卡,一个号码差不多就1块钱的成本,可以上网发信息,但是不能打电话。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网络黑色产业链,购买泄露到网上的个人信息,这些号码价格便宜,从1毛钱到5毛钱不等。
他表示,软件开发者最后通过发展下线的方式,将软件传播出去,最终将利益最大化。至于如何堵住这些漏洞,林宏刚认为,首先是要加大对这些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建议平台方降低一些新注册用户的权限,同时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对长期使用的一些用户给予更高的权限,同时采用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避免一些恶意逃单的行为。
外卖平台
已有不法分子遭到惩罚
对于该问题,记者咨询了外卖平台方,其中,美团外卖回应称,面对用户投诉的食品安全问题,平台往往优先处理并垫付医药费,当然,有些不法分子看准了这一点,利用平台对用户的信任与优先通道进行诈骗,对平台和商家的正当合法利益造成损害。而商家在遇到用户因食品安全问题而要求索赔的情况时,最好能够与消费者当面进行协商赔偿,并及时向平台反馈情况,必要时采取报警处理的措施,避免让不法分子钻空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美团外卖对损害用户利益、合作商家利益的行为,也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并与商家共同对诈骗的人追究到底。目前,已经出现不法分子因类似行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案例。最后平台方回应称,奉劝不法分子不要用这种诈骗行为害人害己。
律师说法
恶意投诉“薅羊毛”
属于欺诈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认为,对于顾客利用恶意差评“薅羊毛”的行为,平台应该设立相应的标准,并非一旦遇到投诉即退款,应理性看待消费者的投诉行为,并进行初步调查,且与商家核实后才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入驻平台的商家有权享有相应的收益。平台应平等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用户使用软件不断抓取新号码注册的方式,并非是一种正常的注册行为,而是通过这种行为享受减免,本质上也是获取财产利益,这是一种诈骗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江露仙则认为,用户用恶意投诉、差评的方式“薅羊毛”,虽然金额不大,但同样属于欺诈行为,网上售卖教程的卖家,则是帮助他人实施欺诈。利用软件抓取号码享受平台优惠的行为,就要看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这些手机号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都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摊派销售任务、强迫全员带货“冲业绩”、卖不出去或被扣钱……近来,“薅员工羊毛”的现象屡见不鲜。总之,应该对强制全员营销对症下药,改变职工弱势地位、权益缺乏保障的现状,切实促使企业真正制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
近日,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安全中心协助浙江杭州警方破获了一起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利用违法软件在直播间“抢红包”的案件,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5名,查实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目前,全国整体发放消费券总额超过300亿元,抢券、晒券、用券成为潮流。从7月份开始,发放主体也不断增多,支付宝、微信支付、美团等平台联动银行、企业、商家加大发放力度,共同发放消费券超100亿元。借助大数据等技术能够精准确定需要帮扶的特定对象,可以强化消费券的刺激作用。
为了市场推广,不少APP利用各类优惠措施和“薅羊毛”规则吸引用户。但等到消费者掏了钱、办了会员,则面临规则说改就改,当初承诺的优惠说没就没的情况。
继东方航空在上周发售“周末随心飞”机票套餐,火了一把之后,华夏航空这两天也跟上了节奏。照今年的形势,各航司后面估计还会绞尽脑汁设计产品和促销,以此来吸引旅客,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地采取发放消费券补贴方式促进消费回暖、提振经济。伴随着抢券热潮,一些“羊毛党”利用监管、技术漏洞,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获取利益,引发广泛关注。初步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190多亿元的消费券。
”多地消费券使用说明明确规定“本券不可转让出售”,但有些人却开始思考怎么用这个消费券实现0成本赚钱。除了通过商家“合作”变现消费券,一些“羊毛党”还将消费券以票面价值5折到6折的价格转卖给他人获利。
京东方面称,错误发放优惠券的商品后期无法发货,“建议下单客户能够选择取消订单,我们愿意提供50元/单的补偿。” 此外,针对网传“小家电优惠券设置错误被网友薅羊毛,事业部全体员工被裁”的说法,京东方面表示网传内容失实。
距离年关越近,年味也就越浓。伴随着抢春节回家抢车票的节奏,很多人也开始进入抢年货的状态。“过年回家带点啥”的话题又提上日程。
近日,多名在校学生利用“闪电退款”服务规则诈骗网购平台被起诉,引起社会关注。有网友评论称,“把自己前途都薅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