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从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到如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突破300次发射,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已经81岁高龄了,但他依旧活跃在运载火箭研制的工作中。不久前,他又一次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亲眼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突破300次。
上世纪80年代初,把卫星送入距地面36000公里的太空轨道还是西方航天大国垄断的高技术。龙乐豪带领团队,历尽曲折,让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这样,中国航天才有了发射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月球探测器的能力。
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一定能搞。这是很多像龙乐豪一样的老航天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怀抱着让祖国富强的理想,辗转回国,成为中国航天第一批拓荒者。
就这样,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从研制导弹起步了。尽管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但对于当时新中国,这一步迈得同样无比艰难。1962年,中国人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就要进行试验。
谁都不相信中国可以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把航天搞起来。但不信邪的中国航天人经过十七项大型地面试验,105次发动机试车,终于在1964年6月29日让“东风二号”发射成功。这也使中国人认清了:搞航天,只有自力更生一条路。
沿着这条艰难的道路,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世界的里程碑。
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我国是世界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2003年,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对月球背面进行着陆探测的国家。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0后的设计师胡伟正在为下一发火箭发射任务做准备。他说,老一辈航天人把接力棒交到了他们这辈手里,就不仅要做国外能做的事,而且要做得更好。今年中国航天的发射次数还将突破30次。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承着这份精神,中国开启了迈向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今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历经发射失败后将展开首次复飞;今年,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已经展开关键技术攻关,中国航天未来更大更新的舞台,大幕已经拉开。
虹口区是上海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全区60岁以上老人比例近40%。2018年11月,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日托所的老人 。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是一张回答了70年的时代考卷。7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迈开“进京赶考”的步伐。70年,“赶考”的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在大理洱海边,他嘱咐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四年过去了,现在的洱海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去看一看。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70年来,河南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重大跨越。
在刚刚建成的洛阳市伊水游园古韵段,绿树掩映着碧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休闲游览。古韵段上游是世界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洛阳市从遗产保护、旅游、风景等层面进行规划建设,投资两亿元打造了园林小景、亲水平台、鸟岛等配套设施。
单家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的兴隆镇,地处宁夏、甘肃的交界地带,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三次路过并驻扎在这里,以单家集南部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湘江战役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红军将士面对国民党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以鲜血和生命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由湖南来到广西,寻访85年前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的壮烈历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雷达是战场上发现目标的千里眼,也是国防建设中的重要装备。我国的雷达事业在1949年起步,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70年历程。几代雷达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铸就了护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3日)聚焦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到近30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70年来,广东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的广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宁波装,妆天下”。一百年前,浙江宁波“红帮裁缝”靠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一卷皮尺闯天下,以精湛的工艺,在中国服装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