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端午习俗可防病养生 雄黄酒最好别随便喝
龙先生问: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划龙舟、插艾叶、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传统习俗。这些流传至今的习俗,是否真能除邪辟秽,养生保健?听说有人喝雄黄酒中毒,需要怎么注意?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蔡进回复: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划龙舟能强健体魄,是不错的健身项目,但闷热潮湿天气,运动要注意适量。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端午时节空气潮湿,将艾叶挂在门楣上或放置室内能起到消毒防疫的作用。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它的主要材料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小枣、赤小豆、绿豆等配料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但吃粽子不能多吃,过量会影响消化,导致腹胀等症状。
以前过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风俗,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的功效。但雄黄内含砷、汞等有毒物质,喝雄黄酒不当,可能引起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建议改喝雄黄酒为擦雄黄酒,将其外涂在毒虫叮咬、生痱子或长包长疖的地方。需注意的是,痈疖初期涂雄黄酒效果好,但出现伤口破溃就不要用了,而且不要长期、大量外用,小孩尽量不用。(长沙晚报记者彭放通讯员粟青梅)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关于吃食的趣事。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也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很多习俗等着大家去发现,还有更多关于“节日”的趣事以后听茜茜慢慢聊吧。
端午节是中国和世界的“双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使其蕴含丰富的文化寓意。龙舟竞逐,不仅是强身的竞技运动,也极具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吟诗折柳,体现了人们对丰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追求。
新冠疫情给今年的端午平添几多轻愁,但山高水长,割不断亲情和思念。临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围绕端午民俗文化的网络直播、线上公益、扶贫促销活动火热袭来,让节日变得丰富多彩,也为城乡旅游业复苏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华文化的魅力征服,一些西方国家虽然不过端午节,也开始“热情拥抱”端午节的标志性节目——赛龙舟。美国龙舟协会负责人透露,从旧金山、纽约到沿密西西比河周围的很多地方,都有人专门组建了龙舟队,目前共有400多支。
” 这一点也得到了南京医科大学大三的韩国学生金惠珠的证实,金惠珠说,很多韩国人对中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还是听说过的。儿童节这天日本人也吃粽子,不过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杜漪 摄 中药铺还会出售“兄封资”(白语,意为香药包),“兄封资”里面装有“五子五香”。杜漪 摄 大理洱源凤羽一带的白族,会在小孩帽子上缝一彩布做的小虎,意在驱邪解恶。
不敞开,按每家人口多少而分成的大户小户配给,拿钞票、粮票和购粮证到上海人叫做“米店”的粮店购买。粽子的花样是比较多的,没有馅的清一色的糯米是白米粽,吃起来时蘸绵白糖。过去上海人包粽子,多是用隔年包过粽子的陈年粽叶。
这里记者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描写端午的散文、小说,给您呈现一个“书中端午”,并在名家的笔下领略不同地域的端午风情。后经历诸多是非,许仙乃知白素贞、小青俱是异类,并受白蛇威胁,惊恐难安,便求法海禅师救度。白娘子这时候已经怀孕,她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被吓死。
在古代,点雄黄、挂艾叶菖蒲、佩香袋等,取的是避免鬼邪侵犯之意,但其中不乏科学原理。在所有这些习俗中,挂香囊的养生特色最为典型,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记者从沪上几家三甲中医院获悉,这几天“冬病夏治”门诊已悉数接受预约、挂号。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相传屈原投江之后,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要药晕鱼龙。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