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王韶卿)2017年11月,河南省司法厅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峰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派到商丘市民权县五里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的5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挖掘村里传统产业资源,坚定不移的发展集体经济,在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过程中,让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自觉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在齐心协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村里76家贫困户,一家比一家困难
刚到这里工作时,城乡区别很大,农村工作和机关工作区别更大,困难与出路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心里一片茫然。
五里河村地处黄河故道,在民权县城东北方向15公里处,下辖四个自然村,386户1794人,耕地面积1871亩,人多地少,土地贫瘠,靠种地不够吃,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主,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弱病残。回族、汉族群众杂居,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历史积怨多,关系不够融洽,村支部的凝聚力有待加强,民族矛盾有待化解。村里没有经济来源,属于深度贫困村。贫困户76户255人,除个别因学致贫外,大多数是因病因残、年老体衰所致,76家贫困户说起来一家比一家困难。
他想破解眼前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法设法给村里挣到钱。只要有了钱,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发展乡村经济,卖麻花赚钱致富
村室后面有家麻花厂,刚开始每周末回郑州时,他都捎两箱送给熟人,大家都说很好吃。他考量再三,决定带领村里人以麻花为契机,发展乡村经济,这样通过卖麻花赚钱致富的想法就诞生了。
他把想法说給了老支书,老支书担心卖不掉。他说咱试试呗。于是就和老支书一起找麻花厂商量。厂长张瑞伟是个党员有觉悟,他说:“不行咱就试试,如果能挣点钱,也管给村里顾顾急。”
村里当时真是揭不开锅了。
俗话说:“要想见效快,先找熟人卖。”他翻出电话号码本,从熟人中认真筛选。通过对比分析,决定先从河南医药技师学院张院长入手。他和张院长感情好,他给张院长打电话后,第二天一大早,他和老支书、麻花厂长张瑞伟开着车就去了。
到大门口保安不让进,让打电话联系。他一打,没人接。等等再打,还是没人接,他又给张院长发个短信,没有回。他在学校大门口焦躁地转来转去,等了一个多小时,打电话还是不接。
那时候他和老支书、厂长还不是很熟,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心想,这么好的关系都卖不掉,以后还找谁卖啊?如果第一炮就打不响,挣钱的事也别再说了。脱贫攻坚怎么办?扶贫任务咋完成?
一直等到快12点,张院长才快步来到大门口,道歉说:“开了一上午院长办公会,手机静音了。”张院长是个爽快人,开门见山地说:“民权麻花我二十年前就吃过,好吃。我让工会给教职员工每人买两箱。”第一单生意就这样成交了。
接着,他想到了漯河技师学院余院长,他俩有交集,人又厚道。第二天一大早,他和老支书、厂长开车又出发了。
上高速没多久,天空开始飘雪花。雪越下越大,路越走越滑。天空雾濛蒙的,能见度不足50米。车轮像掉线的网络,只旋转不前行。硬着头皮打着双闪,小心翼翼往前开。下午1点半,终于胆战心惊地滑到了漯河。
他见了院长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晚饭时,余院长拿着一个大信封塞到老支书手里说:“老支书,你别嫌少,这是我们党员的一点心意,下雪啦,回去给困难群众买床棉被吧!”老支书两眼湿润,双手颤抖,坚决不收。他在一旁解释说:“我们没有困难到这个地步,我们只是想到这推销点麻花,挣点钱……”
余院长提议党员先给贫困户捐款,然后再买麻花。他们共捐了13600元,随后又买了500多箱麻花。
就这样,2018年春节前,在各级领导、广大亲朋好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他和老支书一起帮麻花厂推销了将近2万箱麻花,给企业增收50多万元,村集体也挣了将近18万元。
用村里挣来的钱,还清了水电费,给所有贫困户买了新棉被,救济了8家大病户,给26位80岁以上老年人发了5200元慰问金,给42名学生发了8400元助学金,投资近2万元,为386户人家发了1个开水瓶、4个搪瓷缸,搪瓷缸上印有“五里河村委会”字样,给个别贫困户装了门、垒了院墙;改造了村室台阶,方便老年群众到村里办事;给村卫生室配了2台大空调,让看病的群众不再寒冷……
通过“麻花"扶贫,他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是坚持群众史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更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个村做好了,这个村的群众就会说党和政府好;每个村都做好了,全国的群众都会说党和政府好。
因地制宜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说起这个村的麻花,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
据民权县志记载:清乾隆帝南巡至黄河渡口,阵风飘香,见路舍一翁烹麻花,芳香四溢,欲食之,随士奉于皇上品尝,香酥味美,赞入御膳,地方吏闻之,做贡品进献,受赏。从此,五里河村的麻花成为了清朝的宫廷贡品。
推销麻花让村里尝到了甜头。2018年春节后,村委围绕麻花做文章,把麻花产业整合到一起,走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以此为抓手,带动脱贫攻坚。
2018年3月4日,五里河行政村正式更名为麻花庄行政村。为了展示工匠们精湛的制作技术,他们专门定制了一口长锅,炸了一根5米长的纯手工麻花。炸这根麻花时,他们村10名顶尖麻花艺人一起研究了几天,用了70多斤面粉、1800多斤油,连续奋战了10多个小时,堪称中国之最。
在拓宽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坚持客户至上,推动产品由满足市场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转变,以客户需求倒逼产品升级。经过多次调研、反复分析,最终确立了“巩固现有市场、开拓郑州市场、规范网上销售”的营销思路。
整合麻花产业、发展集体经济上下功夫,按照“整合麻花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村委会注册了村办集体企业“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把村里现有的6家麻花厂、4家小作坊、5家散户整合到一起。由村里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控质量、统一对外销售,集中推出一个品牌“麻花庄”。原各生产厂家作为村集体企业的生产车间,由村里分配生产任务,按任务组织生产。生产的麻花按照预先规定的价格交到村里,由村集体企业统一对外销售。产生的利润50%归生产厂家所有,50%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一部分用于研发麻花新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脱贫攻坚、一部分用于村集体建设,改变村容村貌。
市场盘活了,集体经济强大了,他带领村干部,拿出部分资金,扒掉了贫困户李家升家60年没动过的土院墙,清除了贫困户刘道连家的篱笆墙……
一年多过去了,村里麻花不仅产量翻一番,利润翻两番,人的精气神调动起来了,“麻花庄”的品牌名气也打出去了。仅2019年春节前一个月时间,该村麻花销售收入700多万元,纯利润较往年增加15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
2019年3月4日,麻花庄村注册了“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把村里原有的6家麻花厂改为村集体企业的生产车间,实行统一采购原材料、统一管控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对外销售
“2019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能达到150万元!只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深挖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团结起来做大做强,才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就是要壮大集体经济,才能让更多群众分享村庄发展的红利,才能更好地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让群众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杨永峰说。 (通讯员 杨贵良)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四张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给河南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新农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支覆盖生产、流通、营销全产业链的农村双创力量?新农人又如何尝试互联网+技术? 11月21日,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