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南海连着最基层,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心贴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基层干部群众回信。从脱贫攻坚,到志愿服务;从大学校园,到民营企业;从祖国边疆,到创新一线……一封封回信,饱含深情、字字暖心、催人奋进,体现着心心相印的人民情怀,蕴含着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表达着对奋进新时代的殷切希望。
人民日报推出“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系列报道,与您一起见证发展变化、感悟初心使命。今天刊发《中央美术学院: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周令钊等8位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使这所百年学府明确了新时代美术教育的方向,增添了与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美育实践者的信心与动能。
校园内,徐悲鸿先生雕像旁镌刻着“尽精微 致广大”六字校训。精微者,艺术精研;广大者,胸怀人民。校园外,老师们带着学生赴洛阳、延安等地采风,触摸时代律动。中央美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老师们正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进行主题创作……
中央美院老师们告诉记者,他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殷切嘱托,孜孜以求,极尽精微,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上好“写生路上的思政课”
“从昔日的荒漠戈壁,到今朝的塞上绿洲,右玉的绿色是一代代右玉人用生命倾注的颜色。”这番话出自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基础部张路江老师。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深入山西省右玉县采风写生。得知70年来,当地群众将森林覆盖率从不到0.3%提高到54%,同学们表示,“通过写生,我们不仅提升了绘画的技艺,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北京怀柔大榛峪村,90多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老红军赵延佐给中央美院师生讲述历史,回忆烽火岁月。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央美院师生与布依族古寨下纳灰村村民座谈,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感受艺术如何与时代同行。
……
这是中央美院艺术创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场,被誉为“写生路上的思政课”。
创新的方式,互动的形式,激发起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艺术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度参与的热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要求,中央美院实行“课堂串讲+名师讲座+经典阅读+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特点,实施“情境带入”“艺术家状态带入”教学法,打造“情景教学公开课”“写生路上的思政课”等教学活动品牌,提升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师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从人民的向往追求中寻找创作素材,从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中实现艺术创新。同时下苦功夫、真功夫、大功夫,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高洪说。
“一件事让我毕生难忘。”造型学院雕塑系大三学生王钦正告诉记者,“提及元旦联欢,同学们都会想到标新立异、个性等关键词。可让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意外的是,晚会上当我们将《坚韧不拔,永不言败——再长征》的诗朗诵配以主题视频呈现出来,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句响彻全场时,同学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那一刻,我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懂得了比观照‘小我’更重要的,是观照历史、观照时代。”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再长征创作组”赴四川省宝兴县夹金山写生。 宋曼青摄
“不能在这个时代中缺席”
3月31日,中央美院艺术创作研究院举行了学术委员会的导师聘请仪式,84岁高龄的中央美院原院长靳尚谊担任名誉院长,美术理论家、国画家邵大箴领衔的多位艺术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导师。
谈及为何在耄耋之年担此重任,靳尚谊给出答案:文艺要扎根时代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但环顾当下,依然有部分美术创作沉浸于不满情绪的发泄,疏于关注新时代的社会变化。提高当代画家的思想认知水平,创作出新时代最高水平的画作,是研究院的任务,也是老一辈美术工作者的心愿。
同一天,北京市朝阳区的一间画室内,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马刚正在进行《开国大典》大型主题作品的创作。墙上、地上,大大小小的手稿不下几百张。谈及这次创作,马刚坦言,有两大挑战:第一,如何让经典题材呈现新时代的生命力;第二,如何突破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小美之艺”的创作风格,以“大美之艺”呈现作品的厚重和气势。
中国画学院的廖勤老师正在创作名为《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的作品,如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精髓,如何把中国故事用国际接受的方式进行艺术呈现……是他反复思考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创作者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更需要对国家发展与全球治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只能反复学习琢磨,一点点、一幅幅找感觉。”
承担这样的创作任务是责任也是幸福,马刚认为,“艺术工作者有责任呈现、歌颂伟大的新时代。能够学以致用,这是何等的幸福。毕竟,不是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能有这份幸运。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这是总书记的要求,也是艺术创作的真谛”。
“艺术家要充分认识时代对于艺术创造的重要性。我时常提醒我们的老师,不能在这个时代中缺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说,近年来,教师进行主题创作、现实题材创作明显比过去踊跃,从“要你画”变为“我要画”,特别是收到总书记回信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艺术定位、学术定位做了调整,把精力聚焦于贴近生活、走向人民。
塑造未来一代美好心灵
若尔盖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红军长征途经的最艰苦地方之一。多年前,这里曾见证当地藏族、羌族青年与红军血与火的情谊。今天,这里成为中央美院教师种下艺术种子、启迪美好心灵的教学基地。
中央美院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负责人郑勤砚老师带领团队,为这里从未上过美术课的藏区少年开设美术课。孩子们用稚朴的笔触,呈现所思所感。5岁的孩子,画出《若尔盖草原的战马》;7岁的孩子,描摹《强过铁索桥》;9岁的孩子,绘就《我永远爱红军叔叔》……尽管从未拿过画笔,孩子们还是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央美院的老师们还在北京进行创新实践,承接北京市教委“高等院校参与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项目后,郑勤砚团队在几所小学开展创意美术教学实践。
“很多人以为美术教育旨在培养艺术家,实则不然。美育可以浸入人的心灵,在学习技巧的同时,更是在向内心叩问,完善人格,塑造心灵。”郑勤砚介绍。
“当前,社会公众的审美素养尚未达到理想高度,这给中央美院全体教师提出新课题。按照总书记回信中要求的,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持大爱之心,研大美之艺,我们使命在肩。”范迪安说。(原标题《中央美术学院: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人民日报 赵婀娜 施 芳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视频丨总书记的一周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沿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在全国的地位凸显,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跑全国。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成效显著,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教育的社会贡献力不断提升。今年,凉山州进一步落实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贫困户子女入学在免学杂费的基础上,每人每天还有3块钱的午餐补贴。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行深刻论述。(记者罗沙 视觉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