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0日上午,新县田铺大塆创客小镇正式启动。
▶在创客小镇,20余家小店,将田铺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田铺乡田铺大塆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其实,这种开拓创新的思维,在400年前就已经埋下种子。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文 章继军/图
大山中 一头牛拉来的村庄
这个坐落在大别山青龙岭下的村庄,依山傍水,屋舍俨然,是400年前人们开辟的世外桃源。
族谱记载,明初这里叫易田铺,以原住易、田两姓居民为主。明末时,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后裔韩容卿,带着妻小,骑着花牛,沿着江西九江-湖北麻城-光州路线来到附近的新集镇。牛停下不愿走,人就在那里落户、开荒。牛死后,韩家人将其葬在后山,还做了坟头。至今,村民祭奠祖先,还会在牛的坟上挂一束草。
韩容卿去世后,他的四个孩子带着家人耕作、置业、生儿育女,人丁逐渐兴旺,向易田铺扩散。随着易姓居民越来越少,韩氏一族成为这里的主居民,将这里称作田铺。
大山无言,只是用无穷尽的资源哺育着山里的人们。战火纷飞的年代,田铺乡诞生了一代名将许世友。改革开放后,大别山区日新月异,田铺人也在为自己的小家开辟道路。
和其他农村一样,这里青壮年外出务工居多,还有一些经过职业培训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谋生存。他们用积累的财富在新县买了房子,离开了老家。
保护性开发维护村民主体地位
“美丽乡村”开启后,田铺建设美丽乡村的独特优势被逐渐发掘。这里生态完整,保留土坯墙体、斜顶瓦房的豫南建筑,同时融入了马头墙、天井等南方户型,先后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与中国景观村落。
2014年起,田铺乡政府与田铺大塆的村支两委开始着手村庄改造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环境综合整治,并结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资源优势,将田铺定位为“将军故里,生态家园,创客小镇”。
他们成立了“三色农耕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旅游公司合作,改造旧房危房,搭建一个属于田铺独一无二的创客小镇。
这里既有地方土特产、民俗农家乐、农耕体验区,也有公益创客平台、咖啡馆、书吧、主题商店,未来还会有登山古道。
为了保护村民在村庄建设中的主体性,合作社尽量保留了村民原有的生产方式,以农家乐为依托,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本地稻米、花生、猪肉、蔬果等,鼓励荒地变良田。
2014年合作社成立时,乡政府找到了村委会主任韩家旭。韩家旭不是大塆人,在这里没钱没地,心里没有底气。他绕着村转了一圈,想看看村民的意见,没想到不少人表示愿意跟着干。
想到如今项目已经落地,必须持续推进,他就入了股,劝说家人搬到这里开起主题餐馆。
“我们找了十多户入社,第一年将门槛降低到1000元,2015年起限制在5000到5万元之间,一年保底增收1000元以上分红。”韩家旭说,合作社的资金使用是保护性的,在公共设施完备情况下用于开发。
返乡创业 青壮年让村子有了活力
守着大山过日子不容易,不少村民抱着观望的态度。合作社请他们去周边已经开发成功的乡村参观,家中上过学的年轻人,也极力劝说父母参与。
韩光军在村口开小卖部,本不想冒险参与合作社。去年儿子韩特大学毕业,坚持用仅有的一万元入股。
今年九月底,韩光军突然接到了自称武汉人的电话:“喂,你这是田铺大塆旅游中心吗?我和家人十一去玩,想请你预订一个住宿地儿。”韩光军十分纳闷,但还是答应帮着找可以住宿的地方。十一当天,游客果然赶来,几天后尽兴而返。韩光军询问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才知道“旅游中心”的电话,是他发在网上的,想给游客一个提供信息的窗口。
说到这里,韩光军的妻子李华秀走出来。韩光军开玩笑地说:“喏,这就是旅游中心主任——李华秀同志,前几天还在健康厨艺大赛获得冠军!”
原来,“创客小镇”一期建成后,村民们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编竹编的师傅去工艺体验店就了业,磨豆腐的师傅开始出售手工豆腐乳,家庭主妇李华秀,也凭借制作野菜花儿菜,在当地举办的健康厨艺大赛中露了一手。
田铺大塆中心有一座池塘,塘边的茶社主人韩光志是村里的电工,见证了村容村貌、每家每户的变化。
“以前,村里都是土路,路上堆着垃圾。雨天一出门就是一身泥,风一刮一身灰,夜晚黑得吓人,静得可怕。现在,不光路好了,废弃的房子重修了,人气也越来越旺了。”韩光志喜爱喝茶交朋友,村子一开发,家里就更热闹了。
大塆的发展,吸引了村民返乡创业。韩光莹在外务工24年,几年前去了韩国,积累一些资金给家人在新县县城买了房。今年,他在韩国上网,看见关于家乡的报道,十分激动,办完手续就回来了。
按照儿时对老房的记忆,结合在韩国看到的民宿特点,他把原先废弃的老屋,重新修建,起名“老家寒舍”。
房子装修在即,韩光莹准备在院里种上芭蕉,住在这里不仅可以在阁楼的天窗看星星月亮,还能在院子里喝茶,听雨打芭蕉。“今年,是要在老家过年啦!”他兴奋地说。
青壮年的回归,给村庄带来活力,随后是村庄学校的复兴。2016年开学季,田铺中学有20多个学生陆续返校。
韩启义是田铺中学的学生。今年开始,他发现家里变得好玩了:人变多了,房子变漂亮了,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游戏。上个月书吧开业前,他们还去帮忙制作悬挂书签呢。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四张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给河南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新农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支覆盖生产、流通、营销全产业链的农村双创力量?新农人又如何尝试互联网+技术? 11月21日,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