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田宜龙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雪娜)10月17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于10月19日举行开馆仪式,20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目前,该博物馆已进入布展的收尾阶段。20日起,公众持二代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学生证、工作证等,到博物馆门口自动取票机取票或人工服务窗口领票即可免费参观。
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完整展示夏文化脉络,博物馆共展出文物2000多件,主要包括二里头遗址60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二里头文化区内重要遗址出土遗物,以及在夏商周断代、中华文明探源两大学术研究工程开展过程中留下的文字、图像资料等,不少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亮相。
据介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有5个常设展厅。其中,一楼3个,分别为第一展厅(第一王朝)、第二展厅(赫赫夏都·国之大事)、第三展厅(赫赫夏都·建中立极);二楼分别为第四展厅(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第五展厅(世纪探索)。为辅助文物展品,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博物馆还通过大型浮雕、沙盘、VR体验、互动游戏、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等信息。
此外,记者了解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偃师市翟镇镇,从洛阳龙门站发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210路公交线路正式开通,游客下了高铁,可乘公交车直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从偃师方向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游客,乘坐偃师的7路和11路公交车可到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附近。
迄今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记者了解,去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越来越多人有机会领略赫赫夏都风采,亲身感受中华早期文明精粹与巨大张力。
6月18日,省长尹弘深入洛阳市,就文物保护利用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要加快推进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工作,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文物展示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4月22日,在禹州市中原云都“数据湖”产业园建设工地,施工场面有序,各项建设正如期推进,预计今年年内主体可以完工。如今,许昌市围绕5G产业、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等9大重点新兴产业项目,正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加快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4月15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的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已正式启动,我省有6个展览参与申报,并顺利通过主办方的初步审核。
2019年10月19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当月,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这对阐释早期中国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历史的重要窗口。
乳钉纹铜爵1975年发现于偃师二里头遗址,因年代久远,制作精美,堪称国之瑰宝。虽然她现在衣服锈迹斑斑、色泽暗淡,但是当年可是“扑闪扑闪”亮瞎眼,只是现在由于年龄大了点儿,历经了3700多年岁月,身上附着了泥土和锈蚀,让她暗淡了不少。
禹州市夏都学校教师强制学生报课外特长班,甚至把正常的教学时间让给特长班教师授课,游泳课、跆拳道等课程五花八门,家长们怨声载道……
11月10日,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寻,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洛阳偃师,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领略“最早王朝”的神秘风貌,探寻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源。
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龙形器,乳钉纹青铜爵......11月10日,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聆听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依据文献线索在河南寻找“夏墟”时,发现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由此开启了考古学界对二里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从二里头都邑的礼制遗存观察到了两次大的礼制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