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喜欢西游记、爱唱《大中国》、想去清华上大学!来看看这些热爱汉语的外国中学生

2019年10月24日13:15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讯 (记者 陈伟然 /图)知道《西游记》里的沙僧挑的行李是什么吗?参加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选手有自己的思考。

在10月23日进行“过桥赛”的演讲环节,来自五大洲的外国中学生选手们时不时的妙语连珠,引来阵阵掌声。他们中,有的活泼,有的幽默,有的喜欢中国历史,有的喜欢中国文化,有的喜欢中国的科技发展,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爱汉语,心中有一个最美的“汉语梦”。

 

(来自布隆迪的丹尼)

探寻《西游记》里沙僧挑的是什么

来自布隆迪的丹尼特别喜欢他的中文名字,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来自非洲布隆迪的丹尼。丹是’一片丹心照汗青’的丹,尼是’仲尼’的尼。”因为他认为,汉语之美,美在诗词。

丹尼读了一些中文书,他最喜欢的书就是《西游记》,而且,他还有自己的思考。“《西游记》里的人物和故事都很有意思。”丹尼对唐僧师徒四人的认识,也与众不同。 

丹尼有一个问题:“沙僧背的行李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他分析,行李里装的应该不是衣服,因为师徒四人从来没换过衣服;应该也不是食物,因为师徒四人每次都是摘野果、喝露水、找人家化缘。“我想应该是麻将?师徒四人刚好凑一桌麻将。”说完,他自己先乐起来了。

在外国学生眼里,中国的汉字也是博大精深。丹尼在孔子学院曾经写过一个字,是西安的一种美食中的一个字,俗称“biangbiang面”的“biang”字。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感叹:丹尼就是一位“中国通”啊。

 

美国女孩秋玫瑰

喜欢中国历史,熟背《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张口就来的《朝代歌》,让美国女孩秋玫瑰浑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她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她希望通过参加“汉语桥”的活动,认识更多热爱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朋友。

玫瑰学习汉语从3岁始,6岁的时候,她随家人来到中国旅行。“我在北京的大地上写下过自己的中文名。”玫瑰很自豪地说。今年她16岁,通过“汉语桥”活动再次来到中国,还第一次来到中原大地的河南,非常兴奋。“我很高兴,这次可以亲身体验古老的黄河文化,去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玫瑰喜欢汉语,她在美国上的是国际学校,经常有中国的交换生在学校里担任汉语老师。因为喜欢汉语,玫瑰家里也经常成为中国交换生的接待家庭。“她们就像我的姐姐一样,经常会和我用汉语对话,我的汉语就是这样好起来的。”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最敬佩诸葛亮。他很有趣,会很多计谋,特别聪明。”

已经上高二的玫瑰想来中国上大学,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

 

(美国选手白丽)

未来要当一名无国界医生来中国

16岁的白丽来自美国,她的中文名是妈妈起的。因为她的名字是Lee,而白色是纯真的颜色,所以,“白丽”这个名字就成了她用了多年的中文名。

白丽家有8个女孩,妈妈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进行工作交流考察,从此对中国念念不忘,也把自己对中国的喜爱传递给孩子们。“我在纽约曼哈顿出生、长大。有统计显示,在那里,每天有近800种不同的语言被使用和交流。”白丽用中文很熟练地说,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她和7个姐妹有机会从4岁就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白丽说她并不是家里说中文最好的人,她的大姐在上海读大学,中文更好。

因为妈妈是医生,白丽想将来自己也要当一名医生,学成之后,要到中国来,参与到中国贫困地区的医疗援助。

“我随着爸爸妈妈来中国旅行3次,参加这次汉语桥活动,是我第四次到中国。不过,是第一次来河南,来郑州。” 白丽说,“中国的美食品种丰富,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尝遍中国美食,尤其这次来到河南、来到郑州,我一定要尝尝河南出名的胡辣汤。”

爱唱中国歌曲的大男孩

《大中国》、《中国话》、《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歌曲,来自澳大利亚的博艺林也喜欢唱。虽然学中文只有两年时间,但是博艺林非常喜欢中国歌,经常自弹自唱为朋友们展示。

对博艺林来说,音乐无国界,他喜欢中国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意蕴深长。中国歌曲也成了他学习中文的一个很好的练习口语的方式。

博艺林有一个大家庭。家里有10口人,爸爸妈妈和8个兄弟姐妹,博艺林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自从开始学汉语,学会一些字词,他就在家里说一说,时间一长,家里人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现在,我妈妈能用关于从1数到10。”博艺林很自豪,爸爸妈妈喜欢看中国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还喜欢看中国电影。

不仅如此,博艺林每次看到最小的妹妹,看到妹妹圆圆的脸庞,红红的脸蛋,总是会给她唱《小苹果》:“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听得多了,妹妹也特别喜欢“小苹果”这个名字,知道了汉语。

在这个大家庭里,汉语正不断散发着她的魅力,影响着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去了解汉语,了解中国。

一封写给“汉语”的信

漂亮女孩贾晓珊来自美丽的非洲明珠乌干达,她用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汉语的喜爱,对中国的向往。

“汉语,你好。我们相识在春风十里的三月。在那草长莺飞的日子里,我决定尝试开始跟你相处。

汉语,你好。我们相知在木槿花开的六月。随着岁月的逐渐深入,我开始体会都越来越多的汉语,你那独特的魅力和背后蕴藏着的神秘而古老的中国文化。

汉语,你好。我们相爱在天国之渡的九月。不得不说,那是我们最难熬的一段岁月。你任性而又负责的汉字,就像那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坚持不懈跟你的“臭脾气”斗到底。

汉语,你好。在那风起云落的日子里,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汉语啊,你若晨光,破我拂晓。”

学习汉语已经10年,每天至少坚持1个小时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感谢汉语让我了解那条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感谢汉语桥让我看到了文化的多元与世界的广阔。”匈牙利的马宏博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讲述了自己与中国诗词的不解之缘。

17岁的马宏博学习汉语已经10年了,来过中国8次,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而这次参加“汉语桥”更是让他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马宏博是他所在学校首届“中国大使奖学金”的获得者,参加过学校多次高规格的接待活动。2018年他参与《爸爸去哪儿》匈牙利的节目录制,并在节目中朗诵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小时候看过中国的电视剧《包青天》,觉得非常好,我就下定决心要学好汉语来带中国,感受中国人的生活。”说起为什么要学习汉语,马宏博这样告诉记者。

“我天马行空,愿为大家效犬马之劳。”马宏博用自己名字中的马来说明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用两个成语表达了自己愿意用更多的热情为匈中友谊做出更多的贡献。

名字和中国诗词都有关系

来自葡萄牙的女孩温秋月和多数选手一样,都有着“到中国看看”的梦想,梦想实现之后她又开始了对神秘东方的新的探索和追求,“乘坐一下高铁,用微信和支付宝来逛街消费”。

“中国有个词人温庭筠,我喜欢他的词,这个姓就和他的一样。”温秋月活泼开朗,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提到了中国“花间词派”的鼻祖温庭筠,“秋月”两字也立刻有了中国诗词花间月下的典雅意味。

最喜欢郎平和“女排精神”

17岁的郑彦柯来自马可.波罗的故乡意大利,学习汉语四年的他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现在还把清华大学当做了自己的留学目标。

几百年前的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唤醒过无数人对中国的向往。“几百年后的今天,当代中国的无限活力又吸引了当代年轻人的目光。”郑彦柯说,学汉语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那就 是去探索世界的丰富与多样。

郑彦柯喜欢运动,最喜欢的项目的排球,最喜欢的中国名人则是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意大利人有很多人知道“铁榔 头”的称号。

“郎平和意大利也有着不解之缘。她曾经来到我们意大利工作,带领Modena队获得意大利冠军和欧洲冠军,她对我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郑彦柯介绍,自己最佩服郎平和女 排队员的那种“女排精神”,“那就是团结,拼搏,坚韧”。

这是郑彦柯第四次来到中国,却是他第一次来到郑州,中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感受,而中国悠久的历史也让他和家人打开眼界。

“我的名字里有‘郑’,我和郑州有缘,我很喜欢这座城市。”郑彦柯说,受中国文化以及自己喜欢中国文化的影响,父母和姐姐都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家,现在一家人和中国发 生着不同的故事。 

2018年,60岁的妈妈跟随郑彦柯到上海留学,从拼音bpmf一点点地学起,认真的感受着汉字和意大利文的不同,还学练起了太极拳,而饱受病痛折磨的姐姐也将治疗转到了中国,现在也 有了充分的信心战胜病魔。

汉语这座桥圆了她的中国梦

“最初爱上汉语,是因为汉字,它们字体多样、美的像画,横竖铿锵、撇捺柔美、点折中庸,它们是汉字也是文化,从认识汉字到中国,只是一座桥的距离。”

莉莉来自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学习汉语四年的她沉浸在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中难以自拔,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长久不衰的兴趣,也让她的中文书写和语言交流变得越发的流畅。

这个俄罗斯女孩曾经的梦想是到中国来,现在汉语这座桥让她实现了这个梦想,神秘的东方文明古国对她来说不再是图片和视频,洁净美丽的郑东新区让她喜欢上了郑州这座城市,也让她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现在我真实的走近了它,感受它的文化和民俗,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莉莉希望品尝更多的河南美食,去到更多历史悠久的地方,去看去听不同的中国故事,让自己的中国之行更加丰富多彩。

“老师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想做到的是‘努力学习中国话,天下人人都识君’。”她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携手汉语圆最初之梦,携手汉语圆未来之梦。

勇敢追寻自己的“中国梦”

“既来之,则安之”,19岁的荷兰选手陆尤金在演讲中熟练地引用《论语》中的话,没有人会想到他学汉语仅仅三年,这是他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到郑州。

“我真的非常热爱中国,不仅是因为我学了汉语,因为我在荷兰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刷微博。”陆尤金说。“我学会的第一首中文歌是林俊杰的《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我觉得歌词写得非常好,我很喜欢。”

最想读的大学是清华大学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选手刘陈凰有一个梦想:希望可以来中国读清华大学。她学习汉语已经10年了,和中国有着不解的情缘。

“我爷爷的妈妈是福建人,爷爷从小就希望我可以来中国留学,并且经常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所以我对中国和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陈凰对记者讲述她如何喜欢上学习汉语的。

“我的名字也是爷爷起的,因为我的妈妈姓陈,所以爷爷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刘陈凰说。

“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从中国来的老师,我非常喜欢与他们交流。”今年16岁的刘陈凰正在读高三,明年就要考大学。“我的梦想是来中国读清华大学。”

文章关键词:西游记 《大中国》 清华 大学 汉语 外国 中学生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网文热”在全球持续升温

    凭借独特的文化风貌和新颖的写作风格,搭乘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传播形式,“中国网文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有学者认为,当下,海内外产业各方开放协作,共同挖掘网络文学的内容能量,对优质IP进行全球赋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 寺产灵芝闻海外 山称百洞重江南

    10月28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连江县人民政府、福建日报社东南网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网络媒体福建行”采访团来到青芝山。

  • 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网上中国)

    2017年,阅文集团上线海外门户起点国际,目前该网站共计输出900余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囊括武侠、玄幻、都市等多种题材,累计访问用户超7000万。未来,通过人机协同优化翻译质量,中国网络文学将向海外进一步输出,产业生态打造也将更趋完整。

  • 记者探馆服贸会:总台展位展示媒体创新应用新成果

    本届服贸会科技感十足,展示了各个领域最前沿的技术,5G、AI这样的词汇在服贸会成为了标配。总台技术局技术制作中心工程师 熊辉:咱们可以去移动这个摄像机,整个这一个360度,然后全方位都是可以真实还原这个现场。

  • 中国第一代电视人、配音演员陈阿喜去世,代表作《西游记》

    8月27日,据@电影守望者余泳消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西游记》和《红楼梦》的配音演员陈阿喜去世,享年79岁。陈阿喜原籍辽宁大连,是中国第一批直播电视剧演员、话剧演员、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资深配音演员,1981年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1987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尖子演员”,1989年载入“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