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新华网评:向心中最闪亮的“星”致敬

2020年01月12日18:17  来源:新华网

5034

  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董 璐

  10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了2019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会场内掌声如潮,星光璀璨。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是中华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科学家是新时代中国最可敬的人,是我们心中最闪亮的“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奋斗不息,攻克无数技术难关;“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求索,在大气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1999年以来,共有33位杰出科学家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位又一位科学巨匠的名字闪耀着这份荣誉的榜单。沉甸甸的国家荣誉,不仅铭刻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也饱含着初心如磐的坚守。

  我们向大国脊梁致敬,也为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鼓掌。一枚枚奖章,凝结着滴滴血汗;一本本证书,折射出巨大变迁。从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到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从雪龙2号首航南极,到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一项项“硬核”成果,凝聚着一代代科学家的心血与汗水,也令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他们有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也有着“十年一剑寒光华”的志气,他们从不夸夸其谈,人前争名,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初心,坚定迎难而上、携手攻关的脚步。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对报国初心和科学精神的坚守,事迹令人感动,精神令人钦佩。这些中国脊梁,在中国科技创新高原上顶起一座座高峰,激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助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用拳拳爱国之心谱写了振奋人心的逐梦凯歌,以殷殷报国之志书写了祖国科技迅猛发展的辉煌篇章。在今年获奖的成果中,从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到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再到治疗疑难杂症、护卫“舌尖上的安全”……通过紧扣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把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让技术更加贴近群众、创新真正造福人民。科技创新深刻改变了国家的面貌,给我们的生活不断带来精彩与美好。

  科技创新大潮涌,千帆竞发勇者胜。潜心钻研、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越多,民族复兴的后劲越强。我们向心中最闪亮的“星”致敬,也希望崇尚科学、崇敬科学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相信,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荟萃,千千万万名科技工作者将在科学的浩瀚星空书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答卷。

  延伸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文章关键词:科学家 科技工作者 半导体照明 致敬 星 初心 硬核 科技创新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发射 责编:邵恰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俄对外情报局长:新冠病毒应来源于自然界 未掌握任何其为人工制造的信息

    当地时间11月6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长谢尔盖 纳雷什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情报部门未掌握任何有关新冠病毒是人工制造的信息,他倾向于认为新冠病毒来自于自然界。纳雷什金强调,对于科学家和医务工作人来说病毒来源于何处并不是原则性问题,目前应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研发疫苗和疫情防控等问题上。

  • 年轻,就要做强国“生力军”——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题:年轻,就要做强国“生力军”——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测试指挥高芫赫是一名“90后”,3年前才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他,如今已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挑大梁”。

  • 李克强考察郑州大学为何来到这里?

    李克强11月4日上午来到郑州大学考察资源材料一流学科建设。走出研究中心,李克强与闻讯赶来的同学们热情交流,鼓励大家潜心向学,刻苦钻研。河南是人口大省,要努力成为人才强省和人才聚集的高地,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 “爱豆”应该怎样当?两个爷爷辈偶像用实力说话

    “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钟南山与袁隆平用自己的亲身言行,教会了年轻人对偶像的崇拜不必盲从。

  • “爱豆”应该怎样当?两个爷爷辈偶像用实力说话

    “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为很多年轻人的偶像,钟南山与袁隆平用自己的亲身言行,教会了年轻人对偶像的崇拜不必盲从。

  • 境外媒体关注:中国誓言不会关起门来搞创新

    报道指出,中美之间的对抗加剧促使华盛顿限制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并加强对大学间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审查。”  王志刚表示,中国将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以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研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做到了

    在30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和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称赞论坛在特殊时期实现了全球科学家的一次难得的交流。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迈克尔·莱维特:我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头号粉丝,我对中国的技术特别着迷,我热爱中国的技术,我喜欢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滴滴,我都在使用。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丨科学无国界!多名专家呼吁加强国际化合作

    日前,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全球多位科学家参会,其中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关于如何推进转化科学,他希望各国科学家通过提升算力、整合数据来助力人类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做到了

    在30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和副主席迈克尔·莱维特称赞论坛在特殊时期实现了全球科学家的一次难得的交流。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迈克尔·莱维特:我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头号粉丝,我对中国的技术特别着迷,我热爱中国的技术,我喜欢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滴滴,我都在使用。

  • 诺奖得主谈全球抗疫:科学不是政治 分享与合作最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彼得·杜赫提:中国在公共卫生应对方面做得非常好,澳大利亚效仿了中国的做法,对疫情也处理得不错。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