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到了年根儿,大家都会修剪一下头发迎接新的一年。郑州有家理发店多年来剪发只要3元,就连顾客都嫌价格太低。在记者采访时,等候理发的顾客不仅站满了小屋,屋外也排起了长队。大家都夸赞店主技术好,热情。
每天从早忙到晚,顾客让涨价都不涨
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建设东路省纺机家属院,一块蓝色木牌子挂在家属院门口墙上“理发3元”。驻足片刻,阵阵笑声从木牌子旁边的窗户传出。走进院内理发店,屋外排队者已经有七八人。记者敲门进入,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内更是挤满了顾客。见到记者采访,一位女士笑着说:“我们几个人是从荥阳赶过来的,听说大娘技术好,特别热情。多年来一直坚持3元理发。我们今天过来体验一下。”
理发师姓侯,今年67岁,看上去神采奕奕。经常来这儿理发的顾客常女士说:“侯大娘每天可忙了,从早忙到晚,我看着都心疼,但大娘见人从来都是笑呵呵的。”侯女士告诉记者,她这里理发3元,烫发、染发也就二三十元。面对飞涨的物价,经常有顾客建议她把理发价格也适当的涨一点。但她认为,对于很多经济情况不太好的顾客来讲,涨价会对他们造成一定影响。“3元钱虽然不高,但一个月下来挣的钱也够我花了,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她说。
记者了解到,侯女士这里的顾客除了有周围的街坊,还有不少顾客会定期从较远的地方来找侯女士理发,大家都觉得,价格低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她的手艺好。
理发技艺源起悲惨身世,但依旧乐观
说起自己的手艺,侯女士劲头儿上来了。“从不到20岁我就开始给人理发了,中间中断了几年后,从2004年左右开始一直干到现在。”说起早年间的时光,侯女士开始叹气。她老家是南阳镇平的,小时候家里穷,她被父母卖给了别人,到了别人家,对方对自己经常是拳打脚踢,她称自己完全是被打大的,身上几乎常年有伤。后来她跟着舅舅去学理发,平常除了要照顾孩子外,理发店内几乎所有的活儿都是她自己干,就这样她渐渐地成了“大拿”。
她说,那时候店里的生意全靠她,但舅妈几乎不给她发工资,最终她离开了那里。2000年左右,她来到郑州,和省纺机的一名职工再婚。“婚后没多久,老头儿就得了癌症,我伺候了他几年,他走了以后,把现在这间屋子留给了我,我白天用来理发,晚上就睡在这里。”侯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们生活压力都大,厂子效益不好,一年就开3个月的工资,他们能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生活虽然不如意,但对生活要绝对充满希望。”这是侯女士常常说起的一句话。说起2020年的新年愿望,她想了想:“希望能把老头儿留给我这唯一屋子的房产证办下来。”记者采访过程中,旁边有顾客了解了侯女士的情况后坚决表示以后每次理发要多给钱,但侯女士却说:“都不容易,我每个月够吃就心满意足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尧
一把木制理发椅,两条长凳,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构成了理发店的全部模样,这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小屋内只有两个项目,3元的理发和5元的理发刮脸,却吸引着或近或远的、或老或少的周边民众。
6月11日上午八时许,郑州市郑密路沁河路交叉口让附近街头,一群大爷大妈正围着一名免费给人理发的小伙子,等待理发。据了解,义务给市民理发的小伙叫武鑫龙,今年刚18岁,老家是开封的,一年学理发出师后就来到郑州一家理发店打工。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正是因为梦想,一名18岁在郑打工的男孩,每天在理发店开门前两个小时,免费给市民理发。他的梦想是以后自己当老板开理发店,让老年人免费在店里理发。
至于为何被选中做文在寅的保镖,崔英才表示,因为要贴身保护,所以长相不能太凶神恶煞,“需要找看起来最温和的人,所以选中了我”。
在疫情缓和后,店主第一时间赶回郑州。然而,大花猫却已经在这里安了家。更令人欣喜的是,大花猫还生了4个可爱的小猫咪。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完网课 去理发店理发时 碰到了自己的学生和其家人 闲聊一阵后 老师为了解网课学习效果 突然让学生背诵起 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 ……老师说 学生表现得很好 背得很熟练
随着复工的深入,一些理发店开始恢复营业或者正在准备恢复营业。郑州一理发店准备恢复营业时,看到小区的保安和保洁在疫情期间一直战斗在防疫一线,没有歇过一天,非常感动,决定在营业之前,先免费给这些一线防疫人员理发。
新冠病毒爆发,很多人主动待在家里,时间一长,理发成为“头等大事”。
虽然郑州市政府发布通知,要求理发店有条件的可有序开门,但大河报记者今天上午探访发现,开门营业的寥寥无几。另,大河报记者了解到,有些理发店暂不提供洗头服务,建议准备理发的市民提前在家里洗好头,再到理发店预约。
早上9点,理发师吴涛早早地来到了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董砦村景弘公园小区门口,在小区门口布置起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吴涛说:“其实从前天开始,我一边忙着为自己店里复工做准备,一边为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义务剪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