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的管子给我保护好,千万不要让管子脱,脱了以后会喷射。”他叫范学朋,是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生。直面病毒,与死神抢夺生命,在范学朋的抗疫战场上,每一分钟的工作都堪称惊心动魄。
近日,中国日报记者穿过四道门,跟随范学朋来到了“红区”。《全民战疫》系列短视频日记,带你揭开口罩背后的炙热真情。
1
我一般是上午九点钟进来,出去就两三点了。大概四点钟又进来了,到晚上七八点钟。
下午还有一个病情讨论。在我收集资料、布置工作以后,我还会跟别的一些专家组的(成员)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讨论。
我们从第一道门开始到现在都属于缓冲区,再进到这道门就是红区、污染区。
整个外科楼都属于感染区,从六楼开始一直到二十楼,这里面住着我们的1000个病人。
“戴着这个(防护装备)感觉怎么样?” “有点小紧张。”
“很闷吧?” “是的。”
“热不热?” “热”
“你们还没有体力活动。护士在(防护服)里面六个多小时到八个小时,是很难受的。”
2
蓉儿,让我们把这个病人看一眼。
今天有两个重要的工作。
第一个,就是一定想办法,给我把空肠营养管放进去。我十点半钟已经叫了神经内科的一个护士,她是全院放空肠营养管放得最好的,徒手放她是放得最好的。
第二个,今天我们没办法让她趴着,尽量让她大侧卧,行不行?病人在床上这样睡着,行不行?
这是一个57岁的女性,发病一个多月了。这次呼吸衰竭,我们被迫做了气管插管。
目前,她肺的情况还不好,我们还得积极地给她进行抢救。危险程度很高。
这脚已经热乎了,这比我来的时候还是稍微强一点点。现在(她的)循环整个都还是很稳定的,血压是好的。你等下超声给她打一下,看看心脏情况和胸水的情况。我们还得评估她的容量状态。
所以今天的工作顺序是这样的:她先放管子,放完管子抽血气,然后你就打超声,然后我就跟周发春教授视频,好不好?搞完以后我们再一起给她摆体位。
“放得顺利吗?”“蛮顺利的,管子放好了。”
肠内营养赶快开始启动,上肠内营养过程中,注意血糖监测。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
我们刚才把体位给她摆好,在这种时候治疗这种疾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定把她俯卧位,把她趴过来。
但是她昨天血压不太稳定,所以趴过来的时候,昨天出现了血压下降的情况,所以我们今天就想办法怎么再(让她)趴过来。
我们一定要一个人站在床头。把她的管子给我保护好,千万不要让她在趴的过程中管子脱了。
因为脱了以后喷射,我们的感染风险会增加,所以一定保护好管子。
来!我们(摆体位)先把病人往过抬吧!
再抬一点吧,肩膀,一 二 三!好,来!被子先放到下面来。
蓉儿,一定把管子给我保护好!一 二 三 好!
肩膀,注意肩膀别骨折了!大家注意一下。
“现在是几点钟?”“现在是十一点。”
病人老这么趴着,16个小时她很难受,就这样两个小时,左右换。
这样两个小时,用游泳的姿势她会舒服一点。好不好?
这个脚不行啊,这个脚这样不行。头那个地方要垫起来,头要垫。来!蓉儿配合把头帮她垫起来。
肝肾功能都是好的,没有用升压药物,末梢都已经温暖了,尿量是满意的。
专家组毕竟这是一个团队在工作。全国有十个国家医疗队到我们这里来,包括天津的、江苏的、哈尔滨的、重庆的。针对重病人我们就互相进行沟通,至少两个人形成共同意见以后,再对病人进行治疗。
3
在这里面做这种俯卧是非常麻烦的,因为穿着这么厚重的工作服,这么重的病人把她趴过来,每次弄一次浑身都是汗。有一点累,因为她比较重。我们要费很大的力气去搬她,因为我们个子都比较小,有时候会觉得腰比较疼。
有的还有比较重的那种两百斤的病人都有,所以我们的护士医护人员都有腰椎间盘突出。
这种情况,差不多有一个多星期都没有怎么回去,都在这里守着。
“过年是在哪儿过的?”“过年也是在医院过的。”“过年也是在医院过的。”“对!”
记者 春天 王晓莹 剪辑 刘浩 制片 周荔华
制片人 张霄编辑 王瑜 设计 王晓莹 统筹 高启辉 王瑜
审核 张若琼 何娜监制 柯荣谊出品人 王浩
当地时间11月30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卫生部门表示,由于感染新冠而在威斯康星州住院的患者中,近四分之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威斯康星州卫生服务部报告说,该州目前还剩16%配备员工的病床可用,全州超过1800名患者因新冠病毒而住院。
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200万例,意味着平均2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 卡罗尔·威廉姆斯:当我移除病人的呼吸机,我很清楚当病人与家人通话时,这将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对话。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专家队伍星夜集结驰援湖北武汉。2月13日晚,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204人抵达武汉,第二天便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两小时内收满病区61张床位。
他叫童朝晖,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1月18日,童朝晖抵达武汉后,迅速了解当地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总结发病特征。
6月5日下午,完成国家使命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专家组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邱海波教授,从吉林省吉林市返回家乡江苏南京。5月13日下午,在黑龙江哈尔滨指导抗疫的邱海波,从黑龙江哈尔滨转战吉林省吉林市指导抗疫…… 回顾邱海波这139天的抗疫历程,在无数次危险关头,展现出一名重症专家的医者仁心。
“我们正在开展大练兵,把从武汉学到的‘人工肝’等新技术运用到临床,挽救更多重症患者的生命。”5月19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我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张辉告诉记者。
” 走出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的隔离病房,该院35岁的护士崔轮盟看到这样一条微信留言。4月11日,援助湖北归来不久的邱焕昀,将妻女送到亲戚家,便又全身心投入所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的战“疫”工作。
5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河南转运队,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相关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医学工程部主任朱庆棠就如何在ICU床位不足情况下对重症病人展开救治作了相关介绍。
央视新闻记者15次冒险深入重症病房,亲历重压,真实记录下ICU中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部18分钟的短片剪辑自超过50小时的珍贵素材。
在武汉战“疫”的日子里,我不仅体会到了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更感受到了对我这个“武汉女儿”的特别关爱。我记得,刚来武汉不久的一天,天气比较冷,我值完班回到宿舍,把一个热水袋放在床上,然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