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全国各地加大力度推进复工复产,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破“疫”复苏,不少地方复工率超过九成。新兴产业不仅是复工复产的“领头雁”,也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新抓手。在各地重大基建项目提速推进的同时,新兴产业迎来“重仓”布局,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蓄势开启。作为重要支撑的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年内有望大规模落地。
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西安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里近550名工人分散在项目工地各个施工点,紧张有序展开生产工作。这是西咸新区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截至2月底,西咸新区208家规上工业企业就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陕西省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据悉,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出台了《关于西咸新区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强化金融支持、做好用工稳岗工作、扩投资稳需求保增长。
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破“疫”复苏的一个缩影。在山东,济南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复工率接近90%,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8.6%;烟台生物医药、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达100%,两个集群在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在上海,全市12861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有11628家复工,复工率达90%,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高企复工率已近100%。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产业不仅是复工复产“先锋队”,也成为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新抓手,一大批新兴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正蓄势开启。
近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金融,优化投向结构。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工信部发文提出,将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山东、天津、浙江、福建、安徽、江西、陕西、甘肃、云南等10余省份正加码新兴产业布局。
比如,福建提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三高”企业、技术改造等,聚焦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创新平台等新业态方面,策划生成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重大项目。
3月6日召开的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建明日前透露,上海将研究制定全市在线科技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前瞻布局新兴市场需求,通过定制化政策,在上海率先培育若干细分市场龙头,撬动一批在线科技、产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生命健康项目落地。
在专家看来,疫情从非常规角度倒逼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在新兴产业投资加码的背后,作为重要支撑力量的新型基建也将不断提速。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其中,在5G方面,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3月6日表示,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同时,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要加快5G网络建设步伐,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发展基于5G的平台经济,带动5G终端设备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三大运营商以及地方频频披露5G网络建设计划,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都非常可观。截至2月底,我国80%的5G网络建设按计划实施。
中金公司认为,政策层面的接连鼓励有助于提升5G投资力度,助力5G网络实现快速大规模扩张,并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增长。政府层面也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
“粗略测算,目前广义新基建在基建整体占比约为15%,较去年显著上升,年内存在继续上行概率。”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新基建的提升对于优化基建投资结构、打开基建存量空间意义重大,是年内基建的重要投资方向。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稳定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必须找到高质量投资渠道,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新基建正成为优先选择之一。“传统基建支撑起实体经济循环,新基建支撑起数字经济循环。数字经济具有巨大发展空间,需要更多、更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5G、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能有效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记者 班娟娟 钟源)
四季度伊始,安徽、重庆等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迎来密集开工。我国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当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争创未来竞争新优势。
近日,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度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鼓励有关部门“一企一策”帮助协调解决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挂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此前结束的“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上,武汉市提出了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计划,每年“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的决策部署,更好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引擎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建立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行业应用,以产业链连接和延伸为路径,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中得以实现。
(政务记者 刘高雅)一个个前景广阔的项目落地,成为河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据悉,本次签约将加快我省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良好氛围,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4月27日,省长尹弘在郑州会见来豫参加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的重点企业负责人。腾讯、诺基亚贝尔、京东、同方股份等33家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参加此次集中签约仪式,项目涵盖5G、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必由之路。”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引领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6621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其中,新材料产业14068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1.3%;生物产业12223个,占18.5%;节能环保产业11987个,占18.1%。
据媒体报道,多部委正在密集部署新政,包括在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加快创新中心布局和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持力度等。中央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