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我国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前所未有的乡村发展机遇,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制定方案,努力抢占发展先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地区样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影响日益凸显。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何谈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要想富先修路。抓实基础设施配套,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写好“交通设施文章”。路修好了,才会打通经济命脉——物流,进而影响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等。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发展产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让产品拉得出去,物资运得进来。
民生无小事。抓实基础设施配套,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写好“服务设施文章”。乡村振兴要完善科研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没有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有个感冒发烧都需要外出才能治疗,乡村振兴如何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样,有了完善的配套设施,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才流入,让人才在乡村也能享受和城镇一样的公共服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实基础设施配套,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写好“环境保护文章”。当前,由于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思想教育未跟上等因素制约,农村在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等存在突出短板。人畜粪便乱排、生活污水不处理直接进入河道、垃圾集中堆放但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完善环保配套设施,还乡村绿水青山,以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王念一)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四张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给河南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新农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支覆盖生产、流通、营销全产业链的农村双创力量?新农人又如何尝试互联网+技术? 11月21日,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