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5月28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林荫)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付诸实施,珠三角九市正携手港澳地区向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有序推进。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到珠海横琴,从佛山三龙湾、东莞松山湖再到肇庆新区……珠三角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活力四射。
与此同时,广东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湾区。在此背景下,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将为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筑牢大湾区生态屏障,现实意义重大。
冲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目标
珠三角9市土地总面积55368.7平方公里,占广东省国土面积不到1/3。但这里却集聚了这个中国经济第一大省超过一半的人口、接近八成的经济总量。
广东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建设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广东省林业局成立森林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森”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珠三角各市将“创森”作为支撑服务大湾区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高效推进。
2008年,广州市率先建成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拉开了珠三角森林城市建设序幕。此后,珠三角其他各城市争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4年,惠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5年东莞创建成功,2016年珠海、肇庆创建成功,2017年佛山、江门创建成功,2018年深圳、中山创建成功。至此,珠三角9市如期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各城市在创建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独特、鲜明的特色。
在此过程中,珠三角地区被列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示范区”。珠三角各市以重点工程为载体,查缺补漏,提质增效,夯实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建设基础,形成类型丰富、布局均衡、结构稳定的森林城市群。
踏入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广东继续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目前,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已初见雏形,预计到今年年底,在指标水平上能够达到阶段性目标水平,实现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的建设目标。
眼下,该省针对薄弱环节和指标,正开展公益林落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抚育、人工造林等举措,为实现目标发起冲刺攻坚。
为建设美丽湾区奠定基础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基地。东莞更是以“世界工厂”闻名,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颇具样本意义。
一座工业城市如何实现绿色发展?西北接广州,南接深圳,东北接惠州,作为珠江东岸城市的东莞,坚持“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定位,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实现了城市品质提升。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森林进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昔日的“世界工厂”美丽羽化。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后,东莞继续优化城市布局,实施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三年行动,继续将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森林、湿地改造为高品质公共绿地。
如今,在东莞,绿美山水嵌于楼宇间,“绿色”成为发展底色。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达41.83%,建成森林公园20个总面积达332平方公里,湿地公园23个总面积达21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公园个数和占比面积均居全省前列,塑造了“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的山水格局。
广东通过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把9个城市打造成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的展示窗口。如今,广州北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山峰起伏连绵、重峦叠嶂,江门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白鹭群飞,佛山东平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更为重要的是,珠三角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此得到大幅提升,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奠定了基础,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
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经验
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持续进行,打通了珠三角各市之间的生态“关节”与绿色“经脉”,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城市群落,构建生态安全体系一体化新格局。
通过创森行动,珠三角地区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生态廊道绿化建设,串联主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节点,初步形成了完整、连续、可达的生态廊道网络。
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地区共新建生态景观林带742公里,占计划任务472公里的185%;完善提升生态景观林带2318公里,新建绿道网1509公里,完善提升绿道990公里,均已超计划完成。
近年来,珠三角各地加快水岸森林廊道建设,改造提升滨水景观林带,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湿地景观,初步构建起珠三角水网大循环体系。创建森林城市群以来,珠三角地区共计建设湿地保护小区105处,新建湿地公园77处。
同时,至2019年底,珠三角地区新建森林公园127个,带状公园607公顷,街心公园435个;完成碳汇造林1.77万公顷,林相改造2.96万公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完成沿海基干林带建设308公顷,沿海纵深防护林建设5167公顷。
在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看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已经成为生态建设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通过森林城市群建设,有效地推进区域生态建设一体化,强化了城市间的生态联系,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共同构筑了区域生态屏障,共同解决了区域生态问题。
“几年来,我们勇担重任,积极作为,不仅在2018年实现了珠三角9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更在全域一体推进珠三角城乡生态建设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经验。”陈俊光说。
梳理明确三年开工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加快建设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项目。把握好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强市域(郊)铁路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融合和多网融合,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大象新闻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王琳 萌友 赵晶晶 赵钰佩 闫波 许伟 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1日,郑阜高铁、郑渝高铁郑襄段、京港高铁商合段开通一周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累计发送旅客567.39万人,其中郑渝高铁郑襄段累计发送旅客295.4万人、郑阜高铁271.32万人、京港高铁商合段0.66万人。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郑州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字:2019年末,郑州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郑州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字:2019年末,郑州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
城市之中,河流之间,洛阳的冬韵,的确胜了春朝一筹,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快速路、立交桥、地铁、体育公园、城市书房……与此同时,洛阳城市建设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歇。
11月26日,由人民网·人民数据、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老城区人民政府、人民数据研究院承办的“一带一路”数贸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暨洛阳市老城区“‘一带一路’文化数贸港”项目启动仪式在洛阳市老城区举行。
近期,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批复焦作至平顶山高速公路荥阳至新密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99.43亿元。关注“郑州发布”官方微信(微信号:zzfabu),在聊天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11月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传达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要求,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研究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事宜。
展望“十四五”,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重大战略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成为承载诸多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态。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表示,《建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也突出了与时俱进和问题导向性。
11月5日19时,郑州南站站房工程主站房钢结构屋盖第三区域钢桁架精准落位,标志着郑州南站主站房钢结构顺利封顶,站房主体轮廓首次亮相。伴随着郑州南站主站房结构顺利封顶,下一阶段,站房工程金属屋面和外幕墙施工将大面积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