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国经受住了考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展现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这次疫情“大考”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一直在关注思考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
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城市公共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短板死角,要进行彻底排查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要健全国家重大疫情监控网络,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
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
5月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及时总结和运用好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防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围绕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理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
5月24日,在参加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讲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刚刚结束,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学者座谈会,就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发挥中医药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等问题深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将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将其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明确“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预防为主,稳步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要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等等。
从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到筑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制度防线;从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到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从提出“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到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判断、着眼根本、谋划长远,体现的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的高瞻远瞩,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负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不懈践行。“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体制机制建设、着手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本之策。
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已经铭记,一个14亿人口大国迎击惊涛骇浪的勇毅与顽强;历史正在见证,一个人民共和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和担当。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底,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新华社发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视频丨总书记的一周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沿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在全国的地位凸显,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跑全国。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等方面成效显著,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教育的社会贡献力不断提升。今年,凉山州进一步落实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贫困户子女入学在免学杂费的基础上,每人每天还有3块钱的午餐补贴。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进行深刻论述。(记者罗沙 视觉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