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诺奖得主施蒂格利茨文章:疫情中应优先采取哪些经济措施

2020年07月14日17:4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5034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9日刊发题为《疫情中经济的优先事项》的文章,作者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作者认为,在新冠病毒很可能长期伴随我们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投资,特别是在绿色转型方面,比起减税能带来更多的好处。文章摘编如下:

  世界上各个经济体为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开始实施“封锁”政策的时间并不长,但感觉像过了上百年。在危机初期,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只需暂停一段时间,重新开放后就会快速反弹。花两个月时间精心呵护,再加上大量资金的支持,经济将继续高歌猛进。

  大流行后的经济很可能会萎靡不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21年底,全球经济规模将勉强超过2019年底,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规模仍将缩小约4%。

  当前的经济前景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支出将会下降,这是由于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疲软;破产潮将摧毁组织化、信息化的资本;大流行演变难以预测、设计政策不知如何下手,政府只能采取高强度预防措施。

  同时,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病毒似乎把包含人类密切接触的活动视为征税对象,如果人类要进行这些活动,就要付出健康等代价。于是,病毒将继续推动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巨大变化,进而带来更广泛的结构性转变。

  从经济理论和历史中我们均得知,要应对这种转变,单靠市场并不够,尤其是考虑到这种转变是如此突然。要把航空公司的员工转变成Zoom技术人员并不容易。

  此外,就大流行而言,将产生另一种影响:不平等加剧。由于机器不会被病毒感染,因此它们对雇主来说相对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使用相对非熟练劳动力的承包行业。而且,由于低收入人群在基本生活用品上的支出比率比上层人群更高,任何由自动化驱动的不平等加剧都将是收缩性的。

  在这些问题之外,导致悲观情绪还有两个原因。首先,尽管货币政策可以帮助一些企业应对暂时的流动性限制问题,就像2008年至2009年大衰退期间那样,但它既无法解决偿付能力问题,也无法在利率已经接近于零的情况下刺激经济。

  自危机开始以来,短期优先事项一直很明确。最明显的是,必须解决卫生紧急情况,保护最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流动性政策以防止不必要的破产情况、维持工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等政策,对于确保企业抓住机会、迅速重启来说,这些对策至关重要。

  但即使这些要点显而易见,我们仍要作出艰难的选择。我们不应该救助那些在危机前就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公司,这样做只会制造“僵尸”企业,最终限制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几乎可以肯定,美联储用资产购买计划支持垃圾债券市场的决定是一个错误。政府不应该保护受自身愚蠢行为之害的公司。

  由于新冠病毒很可能长期伴随我们,我们还有时间确保支出能用在我们的优先事项。有针对性的公共支出投资——特别是在绿色转型方面——比起减税能带来更多的好处。这将是及时的、劳动力需求高的、刺激程度强的公共支出,会有助于解决失业率不断飙升的问题。采取大规模、持续的复苏计划有着充分的经济学依据。这些计划将稳住,或使它们更接近其所宣称想到的社会状况。

  图说:6月27日,人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观光。 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文章关键词:诺奖 经济措施 施蒂格利茨 得主 经济前景 公共支出 责编:林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诺奖得主谈全球抗疫:科学不是政治 分享与合作最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彼得·杜赫提:中国在公共卫生应对方面做得非常好,澳大利亚效仿了中国的做法,对疫情也处理得不错。

  • 文汇时评 | 合力破难题,让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

    战“疫”之年,人类从未如此寄希望于科学。回顾往昔,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次进步,从经济社会的变革到民生福祉的改善,无不伴随着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创新。连续举办三届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朋友圈”持续扩容,磁力越来越强,此次“云”集包括61位诺奖得主在内的137位科学大咖。

  • 招才引智大会开幕式上 诺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号召海外人才来豫创业

    10月24日,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2020招才引智专项行动”举行。在大会开幕式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致辞,他表示,河南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省和内陆开放大省,对外开放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相信以此次活动举办为契机,河南将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才来豫施展才能。

  • 第三届高博会畅论未来产业发展 2位诺奖得主、58名院士“云端”添彩

    陈振华 摄)   新乡市副市长王占波在发布会上对第三届高博会的举办规模、特色亮点、办会原则等作了发布介绍。60余家投融资机构将通过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创新创业项目云路演暨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科技转化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助力项目落地。

  • 揭秘 | 慧眼识“诺”,湖南这家出版社是如何做到的?

    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右)和美国生物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左),分别摘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霍金与乔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动体验展,霍金女儿露西·霍金来到中国,开启科普之旅。

  •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她们的研究帮助开发癌症疗法

    与吉野彰一同获奖的美国科学家约翰 古迪纳夫,当时已97岁高龄,他因此打破了诺奖得主的最大年龄纪录。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图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右)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伯纳德·费林加颁奖。

  • 诺奖得主保罗·罗默:美应借鉴武汉的抗疫措施

    近日,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应该借鉴中国武汉的抗疫举措。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保罗·罗默:如果美国能够学习和复制中国在武汉采取的抗疫措施,将是最好的办法。

  • 【中国那些事儿】两位诺奖得主力挺中国 迅速防控疫情领导力对世界至关重要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不断抹黑中国。他希望美国政客能够公布“病毒是从武汉实验室泄露”的证据,然而从实际来看,这仅仅是为了美国大选的政治需要。

  • 中国伪造疫情数据?诺奖得主一句话笑喷网友

    6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在接受“今日俄罗斯”采访时表示,没有理由怀疑中国官方公布的疫情数据有问题,“如果中国的疫情数据是伪造的,那他们肯定有一台时光机。”

  • 美病毒研究机构被“断供” 77名诺奖得主联名抗议

    近日,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载,77名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公开信,抗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近期停止资助“生态健康联盟”。而在当地时间5月1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栏目《60分钟》播出的一期深度调查节目中,美国动物学家、“生态健康联盟”的负责人彼得·达扎克表示,科学政治化会付出生命代价。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