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下午,“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商丘市柘城县。在慈圣镇的生态鸭场,采风团记者看到,一只只鸭子摇头摆尾、肥硕健康,“嘎嘎”叫得很欢实。
柘城产业发展之路速描。
2020年7月29日下午,“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商丘市柘城县。
在慈圣镇的生态鸭场,采风团记者看到,一只只鸭子摇头摆尾、肥硕健康,“嘎嘎”叫得很欢实。
今年已经66岁的冯云福老人,已经在养鸭场工作很久了。他的职责是帮鸭场喂鸭子,工资每月能拿2500元。冯大爷家就是冯庄村的,是一名村民委员会委员,帮喂鸭子的同时也不耽误忙村里的事,家庭也能照顾。
“现在的小日子真是很幸福的。”冯云福大爷说。
据了解,慈圣镇重点发展养鸭产业,与柘城县桂柳、六合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行“五统一分”养殖模式。即:统一提供鸭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养殖技术、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和分散养殖。40天为一个养殖周期,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确保养殖户的利益。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规模化养殖37户,建棚812座、年养鸭1500万只、产值5千余万元;其中,陈阳村华硒养殖场,已成为当地龙头养殖企业,共占地120余亩,年养鸭100万只,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就业。
同时,慈圣镇还是豫东闻名遐迩的辣椒名镇。慈圣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2019年辣椒种植面积30000亩,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辣椒种植先进乡镇;同时,慈圣镇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今年以来全镇流转土地12000亩,共建蔬菜大棚2800亩,目前已形成东部辣椒大蒜西部瓜果蔬菜的产业格局。
参观完慈圣镇之后,采访团驱车来到了柘城县莲旺牧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个以肉牛养殖繁育、科研推广、销售服务一体的大型生态肉牛繁育基地,公司预计总投资6亿元,已建成储量4万吨的大型青储池4个,养殖棚30座,建筑面积为7万㎡,4300㎡的饲料加工棚1座,有机肥加工车间1个,自动化机械12台,现有母牛12000余头,是全省最大的母牛繁育基地。
公司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公司+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公司+金融+贫困户”“公司+贫困户代养”等模式,带动118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了解,2019、2020年公司利用扶贫产业扶贫发展资金500万元,使16个村集体经济受益,带动贫困户625户;公司年饲喂青储玉米饲料40000吨,带动土地流转15000多亩用于青储玉米种植,带动贫困户400多户;由符合小额贷款条件、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每户贷款3-5万元,到莲旺牧业购买优质牛犊,公司统一培训饲养技术、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已带动4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政府为莲旺牧业注入资金20万元,购进肉牛15-20头,让贫困户代养,每头每年分红3000元,带动15-20户内生动力差的特困户脱贫。(闫绘)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四张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给河南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新农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支覆盖生产、流通、营销全产业链的农村双创力量?新农人又如何尝试互联网+技术? 11月21日,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