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商务部门在稳定外贸运行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国内的复商复市,通过步行街的改造提升和便利店的品牌连锁化,释放消费潜力。
截至7月底,商务部确定的首批11条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客流量和营业额已恢复至九成左右,部分街区客流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步行街通过举办出口产品内销、特色产品展销等活动,大力发展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客单价明显提升,年轻人不断增多,夜间消费更加活跃。
在便民生活消费方面,便利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地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今年上半年,5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1.69%,1到7月份新开门店5946家。
10月21日至29日,记者跟随“2020·指尖城市”采访团走进杭州、嘉兴、芜湖、合肥、天津,进行九天五地的采访活动,了解各地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作法和生动故事。
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从“市一医院”起步,率先推动城市大脑向基层赋能,开展“城市大脑 街区治理”实践,并逐步拓展到湖滨商圈及浙一、浙二、市三等医院周边,实现了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梯次推进”的过程。“城市大脑”数据的联接,使根据实际不同情况、不同时段和疫情不同阶段灵活调整限流人数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十三五’时期,我国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发展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重点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格局。
“‘十三五’时期,我国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发展格局,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重点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格局。
在国庆、中秋双节长假期间,辽宁沈阳中街游人如潮,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当《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共同为祖国母亲献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临近,各地也是纷纷提前准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营造出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在苏州,从28日开始将举行持续一个月的中秋灯会,昆曲扇子彩灯搭配古戏台,莲花彩灯搭配古禅寺,打造出“灯在景中、景在灯下”的场景。
20日,正值周末,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人潮涌动,高楼林立,浓浓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见证着这个城市的繁荣与发展。2019年,解放碑步行街营业额超200亿元;今年上半年,解放碑步行街的客流量、营业额在全国11条首批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中均排名第一。
8月17日晚,“网 观九省,云 看黄河”沿黄河九省(区)网络媒体联盟采风团和胶东经济圈网络媒体联盟“探访胶东 2020”实地采风团来到青岛啤酒博物馆参观,品尝最纯正的青岛啤酒。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组织步行街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下一步要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上下功夫。下一步,要重点优化布局,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发展;推进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改善环境,丰富品种,提高质量,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