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建,成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发展领域,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不过,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重点支持范畴。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大新基建布局。
今年,上海市印发“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35条”,提出到2022年底,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包括新建3.4万个5G基站,新建一批科技和产业基础设施,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增1.5万台以上智能配送终端等;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也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城际轨道、5G通讯为代表的新基建;河北省今明两年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拟开工和在建项目约140项。
新基建迎来风口,前沿行业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腾讯公司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进一步布局新基建。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讯、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都将是腾讯公司重点投入的领域。
记者注意到,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或多或少都与新基建相关产业有关。
不过,与产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许多新兴产业所面临的人才稀缺问题日益凸显。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年底将达41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分行业和职业来看,新职业、新基建人才缺口较大。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根据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较大缺口,国内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挑战,人社部近日组织实施的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研究开发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研修培训。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志良认为,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享受“随时”的快捷和“随地”的便利,更希望“随物”的自由。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为人才就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方向。因此,应该注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制定激励措施,形成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的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业内专家表示,要应对人才危机,一方面,教育领域要及时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诉求,使其能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新基建涉及许多融合产业的企业,未来“新基建+”模式将诞生大量交叉职业,因此新基建推进有赖于培养交叉技能型人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在瞄准重点群体加力稳就业的同时,近段时间,各地纷纷拿出落户新规、住房补贴等一批高含金量举措吸引人才。不久,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通过放宽落户学历、年龄、缴纳社保年限等限制,新增先落户后就业形式,不断提高人才吸引力。
在瞄准重点群体加力稳就业的同时,近段时间,各地纷纷拿出落户新规、住房补贴等一批高含金量举措吸引人才。不久,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通过放宽落户学历、年龄、缴纳社保年限等限制,新增先落户后就业形式,不断提高人才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是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智能化,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影响,传统制造企业更加注重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构建智能工厂。
14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网络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离不开网安人才保驾护航。
近期,有网友透露,苏宁在内部发文公布了2020年度集团梯队选拔的优秀人才代表,通过选入管理干部梯队,逐层担纲重任。苏宁主要通过1200校招工程进行人才梯队培养,将人才团队划分为B梯队(部长梯队)、A梯队(经理梯队)、E梯队(总经理/总监梯队)、S梯队(总裁梯队),逐层选拔培养,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了组织的人才梯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机遇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支撑服务智能制造相关领域技术发展人才的紧缺也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智能制造的应用型岗位上,主要有智能制造装备升级、绿色制造智能升级、优质制造智能升级、工业软件使用与维护、工业互联网与云平台这5个发展方向,涉及到20多个相关具体工作岗位。
顶尖人才项目可获一亿资助;夫妻均符合条件可累计领购房补贴;对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对入驻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的创客或成立三年内的科技型企业,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房租补贴。
10月26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智汇郑州·领创未来”人才项目及成果发布会上,郑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焦豫汝发布了《郑州市2019~2020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指导目录》。
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9年10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进行正式报名。
听新闻版面信息 “两年前的元宵节,河南大学一位领导来到沈阳,来我家请我去工作,让我非常感动。困惑:河南不缺人,但最缺人才 河南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但人才比例与该省经济和人口总量并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