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文艺评论 > 正文

《夺冠》:比女排赢球更打动人的是郎平这句话

2020年09月29日09:07  来源:新京报评论

5034

  女排精神不是“唯冠军论”,不是长赢,女排精神是不服输。

  ▲图片来自微博。

  文 |陈子非

  《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复映定档当天,导演陈可辛发了一条朋友圈:“1月19号,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1个月,没想到首映后经历了更煎熬的7个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谢谢所有的女排姑娘们,你们的故事给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9月25日,《夺冠》全国公映,拉开了国庆档的帷幕。但它已比原定的上映日期迟了整整8个月。

  好在《夺冠》并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上映三天以来,票房“夺冠”,在电影评分平台也获得不错的口碑。

  拼搏、奋斗、不认输……大部分国人对中国女排与女排精神并不陌生,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又该如何阐释女排精神?《夺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来自微博。

  时代坐标中的女排精神

  《夺冠》以三个历史阶段反映中国女排四十年来的发展,分别是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

  电影从1979年开始讲起,彼时中国女排在漳州排球基地备战第三届女排世界杯。

  电影将历史娓娓道来。那时女排姑娘们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美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研究我们的战术和运动员,而整个中国总共也没几台计算机——体育竞技场外,姑娘们面临的是技术的鸿沟;而女排姑娘们先天的身体条件,也比不上欧美女排。

  那时候的中国女排只能靠吃苦,苦练,硬练,拿命去练,“流血不流泪、要球不要命”这句话对当时的女排来说不只是口号,而是日复一日践行的准则。

  一个冠军为什么如此重要?答案当然不只在赛场上。

  电影里有个非常接地气的情节,吴刚饰演的主教练说起他第一次出国的经历,宾馆里的冰箱、彩电和空调让他震惊于中国的落后。

  经济建设方兴未艾,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太需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改革开放的中国,也需要一种精神激发起全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中国女排不辱使命地拿下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并开启了五年冠的传奇。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冠军。图片来自网络。

  1981年,知名媒体第一次提出“向女排姑娘学习,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女排精神,振兴中华”。

  从此,女排姑娘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精神,振奋了一代中国人。

  上世纪末,在经历了低谷期后,2000年初中国女排迎来中兴期。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中国社会,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昔日中国女排的最大功臣郎平已经成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在备受瞩目的半决赛上,中美女排更是遭遇了狭路相逢的戏剧一幕,遗憾的是,中国女排惜败。

  电影呈现了郎平在二者之间的左右为难。作为中国女排曾经的一员,作为一名中国人,她私心希望中国女排获胜;但作为一名职业教练,她又必须全力帮助美国队去赢。

  虽然郎平的选择并不能被一些国人所理解,但电影还是对郎平的选择表示支持。这彰显的是对职业体育人的尊重和理解,彰显的也是女排精神的开放与包容——爱国主义与职业体育并不冲突。

  时代的坐标来到了2013年,郎平重新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为女排带来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的阵痛期,中国女排的成绩并不理想,改革也面临着重重阻力。

  电影也经由黄渤饰演的功勋教练之口,说出社会上对中国女排的质疑:当下的中国还需要女排吗?还需要女排精神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女排精神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历久弥新,是因为其不仅能鼓舞人,更是总能从时代发展里汲取精华。

  ▲图片来自微博。

  女排精神与“成为自己”并不冲突

  电影中一再讲到,1980年代,女排姑娘什么都没有,要赢只能“拿命去拼”。

  也正是那一代女排姑娘,那一代无数中国人筚路蓝缕的奋斗,才有了今时今日强大自信、在世界备受瞩目的中国。

  我们不能忘却女排姑娘们的付出和牺牲。比如郎平,头部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完好的;在美国旅居阶段,郎平甚至有残疾人证件。

  郎平成为主教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排姑娘们“减压”。她不仅给女排姑娘们配备了完备的体能师、康复师团队,也放弃了过去那种透支身体和精神的训练方法。

  郎平的执教思路是科学与人性。她让姑娘们去玩、去休息,甚至让她们去谈恋爱。

  这必然遭到一些人的质疑:当今的女排姑娘们什么都有了,她们还能记住女排精神吗?她们还会记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

  ▲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要借此传达一种更为开明的体育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并不相悖,并且当二者汇合反而可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

  所以电影中郎平一次又一次地问姑娘们:你们热爱排球吗?你们为什么打球?

  当朱婷说为了父母时,郎平说那你永远也打不出来。

  当朱婷说为了成为你时,郎平也说那你就搞错了。

  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前,郎平给朱婷发了短信,告诉朱婷答案:“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赢得冠军固然重要,但冠军并不是比赛的唯一价值;让姑娘们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固然重要,但更要让她们成为优秀的人。

  至此,《夺冠》也传达出了对女排精神新的理解:女排精神不是“唯冠军论”,不是长赢,女排精神是不服输。

  ▲图片来自微博。

  无论时间怎么变化,女排精神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但就像电影中郎平说的,“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

  正因为我们内心愈发强大了,所以我们不再宣扬“唯冠军论”,我们对个体的价值有了更多的尊重,我们给了个人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是与时俱进的体育观念,这也是女排精神与时代中国相互滋养、花繁叶茂的结果。

文章关键词:夺冠 郎平 女排精神 女排 赢球 教练 职业教练 唯冠军论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苦等一年终夺冠,马龙说这场比赛过程非常“烧脑”

    2020年国际乒联总决赛今天在郑州结束,马龙4比1战胜樊振东,终结对后者决赛4连败的同时,也创纪录的6夺总决赛男单冠军。赛事重启后,马龙接连在全锦赛和世界杯决赛中不敌樊振东,这也让他憋了一口气。

  • 国际乒联总决赛:马龙剑指"六冠王" 伊藤美诚陷苦战

    (阚力 郭韬略)2020国际乒联总决赛18日举行抽签仪式,是次大赛两个单项的抽签对阵名单出炉,男单方面,中国名将马龙剑指“六冠王”,女单方面,日本名将伊藤美诚陷苦战。陈梦的首轮对手世界排名第22的日本选手加藤美优,顺利过关的话将迎战新加坡选手冯天薇和德国选手索尔佳之间的胜者。

  • 前10个月郑州机场 货运量累计增速全国夺冠

    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行的货运航空公司31家(国际地区24家),货运航线51条(国际地区41条)通航城市63个(国际地区46个),通达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全球前20位枢纽航点中已通达16个。

  • 女排故事何以动人心弦

    这是一个浓缩中国人共同记忆的故事,至今仍然让观众心绪激荡。巅峰背后的拼命硬干、身处低谷时的埋头苦干、收获荣耀后的重新出发,中国女排坚守初心、探索创新的奋斗历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精神气质。

  • 女排故事何以动人心弦

    这是一个浓缩中国人共同记忆的故事,至今仍然让观众心绪激荡。巅峰背后的拼命硬干、身处低谷时的埋头苦干、收获荣耀后的重新出发,中国女排坚守初心、探索创新的奋斗历程,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的精神气质。

  • 历史首次!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据灯塔(阿里影业旗下)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0月15日0时,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累计票房达129.5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这个票房成绩也让中国超越北美地区19.25亿美元的票房,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 史上首次!中国电影票房成全球第一,有你的贡献吗?

    据灯塔(阿里影业旗下)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0月15日0时,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累计票房达129.5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这个票房成绩也让中国超越北美地区19.25亿美元的票房,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 关键问答丨8天破39亿!史上第二高票房国庆档是如何炼成的?

    2020年国庆档宣告以39.6亿元票房成绩收官,成为了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国庆档。其中,《我和我的家乡》以18.7亿元票房成绩领跑国庆档,《姜子牙》13.79亿票房紧随其后,《夺冠》在国庆期间也斩获了3.6亿元票房收入。

  • 外媒关注:黄金周成绩单彰显中国复苏势头

    据路透社上海10月9日报道,中国2020年“十一”长假消费和旅游统计数据出炉,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总额稍有增长,国内旅游收入恢复到去年的近七成。另据拉美社北京10月8日报道,当天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在超过一周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的国内旅游业展现出新的活力,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

  • 火热长假展现中国经济全面复苏

    分析人士认为,在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当下,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随之而来的人员流动、衣食住行等将持续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拉动经济全面复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武汉消费回暖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代表中国民众已基本走出疫情阴霾,消费市场进入正常状态。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