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有一个面积9.8平方公里的村子——花茂村。
花茂村原村名“荒茅田”,从名字就能看出过去村里田园荒芜。
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走进村民的超市、农家乐,和村民座谈交流。在“红色之家”农家乐,总书记说:“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微视频 | 花茂村的笑声
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荒茅”变成了“花茂”,寓意花繁叶茂,贫困村也变成了小康村。
2019年,花茂村集体经济积累1135万元,年纯收益210万元,最后的13户38名贫困人员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
村民们的笑声,成为花茂村最美的音符。
“红色之家”农家乐是典型的黔北民居,由村党组织协助村民黄国琴夫妻俩在2014年创建,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15年总书记到花茂村视察时,就是在这里和村民座谈交流。
“他一进来就坐我们后院了,问了我们家有多少人,生意怎么样。”黄国琴指着自己的小院,兴奋地说,“总书记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说到这,大家都笑了,他也笑了。”
△“红色之家”农家乐小院
从那以后,“红色之家”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这里。2019年,“红色之家”接待游客三万余人。
“2015年以后,我们每一年的毛收入大约120万。去除工人工资、税收以及其他开支,剩下一半就是利润。”黄国琴高兴地说,“现在日子富起来了,给两个儿子全款买了房、买了车。自己家里也有两辆车,一辆买菜、一辆代步。”
疫情期间,黄国琴夫妻俩把“红色之家”重新装修,4月2日开始营业,几个月来生意渐渐恢复。现在,每天有20桌左右的客人来就餐。
这五年,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地道的农家菜,住特色的乡村民宿。大家纷纷感叹“新农村实在太好了”!
每每想起这一幕,黄国琴脸上就露出幸福的笑容。
53岁的母先才已经做了近40年的陶艺,是家中第四代传承人。他开的母氏陶艺馆是花茂村现在仅存的一家陶艺作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花茂村里陶瓷作坊特别多,几乎家家都做土陶生意。本世纪初,便宜耐用的工业制品越来越多,土陶制品渐渐没落,花茂村的陶瓷厂纷纷停产。到了2007年,村里只剩下母先才家的作坊还在咬牙支撑。
2014年,在政府帮扶下,母先才建造了陶艺馆。“刚建起来时,压力特别大,因为建陶艺馆一共花了差不多100万,背了外债80万,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好在政府给我办了小微企业补助,还有贴息贷款等相关的政策支持,我们家陶艺馆才很顺利地建起来了。”
后来,母先才接受了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周成军的建议,转变经营思路,由主营生产日用陶器改为陶器制作体验。转型后,前来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人收费20元,小朋友收费10元,一天能收入几千元,顶得上他过去一个月的收入。”周成军说。尤其是周末、节假日,游客在馆里排起长队,一年能接待上万名游客。
△来母氏陶艺馆参加培训的村民们
母先才家年收入从过去的3万元增长到30万元。原计划需要20年才能还清的负债,两年多就还清了。
“花茂村这五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的精气神变了,经济收入高了,人笑得更灿烂了!”母先才笑着说。
村子富起来了,村民腰包鼓了。但是还有一些失去劳动能力、家庭情况特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保障他们的生活是花茂村村干部心头的大事。
村党支部书记彭龙芬一有空就会到村里的贫困户家看看,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难事,有针对性地帮他们。“近几年来,我们在抓脱贫工作的时候,从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特别是解决村民就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增加了生态护林员、环卫工人等方面的就业。”
△孔凡银夫妇
孔凡银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一家三口几乎没有稳定收入。前几年,孔凡银在工地干活时不慎摔伤造成腰椎错位,落下了病根。妻子蔡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儿子一出生患有精神疾病,今年已经3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
为了增加孔凡银一家的收入,村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领导安排我当护林员,一个月有800块钱。”孔凡银说,“蔡琴身体好的时候,村里就引导她种养。今年她种了近三亩辣椒,一亩高粱,这样一年就能增加几千元收入。”
乡村旅游是花茂村的重点项目,村委会不定期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餐厅、陶艺等培训活动,不仅使大家掌握了新技能,还增加了收入。
“今年的餐厅培训,孔凡银家三个人都参加了,培训15天,每天每人补助40元,15天一家三口就收入了1800元。”“党的政策好,他们感党恩,跟党走。”彭龙芬说道。
孔凡银家就是花茂村脱贫的缩影。2019年底,村里最后的13户3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几年前,花茂村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模式,许多村民守着自家的田地,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不足千元。每个农家庭院的收入很低,庭院经济没有发展起来。
2016年,花茂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发展的都是我们的高效农业,比如观光农业、大棚种植,每亩地收入两三万块钱。像我们引进的稻家蛙,平均每亩产值是4万元左右。我们挨家挨户进行了庭院绿化整治,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真正实现了千元院万元田。”前驻村第一书记周成军说。
现代农业合作社,让村民既收获了土地租金,又当起了产业工人,领到了工资,还方便照顾家庭。
在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几个当地村民正在田里忙活。合作社成立后,逐渐转变雇工方式,从请零散工人变成把产业分块包给村民打理,优化工资结构,这样不仅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产业效果也更加明显。
村民徐银芬2017年时还在播州城区经营餐馆,后来回家照顾孙子,把自家田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就到合作社来务工。“我们8个人承包6个棚,就是这一片茄子,所有工序都是我们自己做,8块钱1个小时,一天上9小时,另外还有150块钱的绩效、300块钱的全勤奖,加起来每个月有2500到2600块钱的工资。”
“疫情期间,我们外出返乡的村民都回来了,在家里面没有事情做。2月份开始播种后,我们让这些在家的村民来合作社务工,每天有80块钱收入。他们深有体会的就是不仅在家门口能挣到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户户有门路,人人有增收,让大家的腰包更鼓,笑容更加灿烂。”彭龙芬笑着说。
△花茂村“红色之家”院外的笑脸墙
曾经的“荒茅村”已经一去不返,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名副其实。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加到2019年的18556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9%降低到2019年的0。
如今,花茂村的产业越来越红火,百姓的笑脸也越来越多!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视察,在农家小院和乡亲们攀谈。贵州遵义市花茂村制陶匠人母先才说:“千万不要把花茂村的土陶失传了,失传了对非遗传承人来说实在太可惜了。
安徽大湾村 贵州花茂村 三座村庄 三段回忆
安徽大湾村 贵州花茂村 三座村庄 三段回忆 三种乡音 却有着同一种牵挂
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原来叫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之地。红色文化、乡愁文化、土陶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自制土陶远销全国各地,古法造纸博得众多游客青睐,千年古纸,书香花茂,花茂村守住了乡愁、守住了传统文化,也走上了致富道路。
(记者 梁木) 从“荒茅田”到“花茂村”,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是产业的发展、村貌的蜕变、百姓的致富。母先才的陶艺馆就位于花茂村打造的陶艺一条街上。
大巴车从贵阳出发,由南往北挺进,在山间的高速公路上盘旋了3个小时,还是没能准时抵达150公里外的遵义。(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湄潭的茶叶、仁怀的高粱酒、修文的猕猴桃……这次我走访的几个县区,无不是在打造适合自身的特色产业,以稳固脱贫成果。
7月24日航拍的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夏日景色。新华网 周远钢 摄 7月24日航拍的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夏日景色。新华网 周远钢 摄 7月24日航拍的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夏日景色。
52岁的母先才是花茂村的土陶技艺工匠,他家四代做陶,以陶谋生,是目前全村仅存的仍在做陶的手艺人。母先才把头微微向上仰起,微笑着跟我们聊天,右手还在不停地搓着残留在指甲缝里的泥巴。
村里的一个蔬菜基地里,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有的村民正挥舞铁锹,从拖拉机上卸载刚刚运来的有机肥;彭龙芬介绍,从2016年开始,花茂村依托这家企业成立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3000多亩土地发展特色经果林,帮助村民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花茂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有着“中国最美红村”和“全国度假社区”称号。10月25日,人民视频联合战旗直播带您走进中国最美红村——花茂村,看美丽新农村,品当地美食,体验百年土陶文化,寻找醉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