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拳通过正骨、展筋来拉伸筋骨,达到瘦脸、瘦腿等效果
“神术”惊异域
武术能正骨拉筋,治病并不十分稀奇。但不闻不问不诊脉,仅凭望神察色就能准确地说出病症,就不得不让人称奇。
张勋华就有这样的神奇本事。2006年,他在哈佛大学创下了2小时为55人准确诊病的记录,技惊众人,被哈佛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甚至太乙拳也因此成为哈佛大学体育系必修课程。
“因为我练太乙拳,经常处于有序的场态中,对无序的场态很敏感。人再多,只要释放出的场态是无序的,都能很快感受到。”张勋华用易学中的名词来解释这种外人看来玄妙的“神术”。
在他看来,太乙拳亦禅亦武、还兼收并蓄中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会贯通,是哲学和文化的交融。
而这种交融,在他身上也尤为明显。张勋华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祖父张俊三是一名老中医,在跟随太乙拳大师窦来庚学习太乙拳后,不断地把一些中医养生的内容总结渗透进去,一些矫正骨骼,舒展筋骨的方法传到张勋华这一代,给了他中医文化的滋养。
祖父过世后,张勋华到北京拜中医药大师吕炳奎为师,后来又拜于窦来庚的儿子窦璋门下。窦来庚当年习练太乙拳抗击日寇,用的是外在的搏击的方法,这种传承给了张勋华拳法上的指导。
2011年,太乙拳在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早在此之前,张勋华就已自觉担起传承人的责任,开始继承、传播太乙拳文化了。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张勋华没有这样的顾虑,一门心思扑在了太乙拳的传承上,“我想把一些能减少病痛的好方法尽快地告诉给更多的人。”
是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中针对祛病疗伤的一种武术拳法。
河南皮影戏则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今天唱的是还愿戏,这家小孩考生大学了。”陈光辉边擦汗边说,早上7点,他的“一担箱”就开始在秦家门口摆台子开戏了。 这是陈光辉最忙碌的时候——每年的七八月份,十里八乡的学子们就要纷纷还愿了,结婚生子、金榜题名,逢喜事摆一场皮影戏庆祝是罗山人久已有之的习俗。
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食有豆腐干,听曲儿祥符调,喝得是竹杆青酒,讲的是英雄信义,在汴梁城南二十公里处,坐落着有“四大名镇之一”称号的朱仙镇。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精神信仰,更孕育出了独特的手工技艺——木版年画。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东北老家,一到农历五月,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香包,伴着丝丝缕缕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闻的人不由地一激灵,身心都舒展。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东北老家,一到农历五月,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香包,伴着丝丝缕缕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闻的人不由地一激灵,身心都舒展。
文明河南 走进非遗
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