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气针博大精深
用针如神
武者身医者心
为了让更多人从太乙拳中受益, 张勋华又创新出太乙球、太乙五行球、太乙球有氧操等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健身养生套路,在郑州市内各大公园广场义务推广。
“每天跟着张老师跑十几个地方,我们年轻人一天下来都累得不行。”张勋华的大徒弟说,起步不容易,但因为拳法前身健体的效果明显,口口相传,人越来越多。
“张老师是善者,他把自己苦心钻研的方法教给大家,不用吃药、打针就告别腰酸腿疼了,太乙拳的普及对俺们老百姓好处真多啊。”杨淑琴阿姨今年70岁,刚刚练完太极十三式后,面色红润。
像杨阿姨这样的学徒多了之后,张勋华并未停止对传承事业的探索。开办传习所、注册商标、收集影像资料、开发衍生产品……尽管已过知天命之年,但他步履如风,精气神儿比年轻人还要足。
除了在国内全力推广,近几年,张勋华还把太乙拳文化带出了国门。在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宣传和交流中,他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关注群体。
“一些年轻人为了瘦脸,特意跑到韩国把骨头抹掉,花很多钱。这做法是有害的,筋络全部都损害了。”谈起愈来愈普遍的整容之风 ,张勋华严肃了起来,“为这个事儿我专门去韩国两次,我要挑战韩国的医学整形。”
结合前辈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断探索钻研,张勋华发现了太乙拳与现代美容养生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太乙拳以前就是宫廷秘术,通过正骨、展筋来拉伸筋骨,达到瘦脸、瘦腿等效果很容易,立竿见影而且无痛苦、没有副作用。”
“我们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太乙拳是几代人智慧的精华,能让人真正受益的东西我都会总结,从我这儿往下传承,越多人知道越好。”张勋华说。
是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中针对祛病疗伤的一种武术拳法。
河南皮影戏则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今天唱的是还愿戏,这家小孩考生大学了。”陈光辉边擦汗边说,早上7点,他的“一担箱”就开始在秦家门口摆台子开戏了。 这是陈光辉最忙碌的时候——每年的七八月份,十里八乡的学子们就要纷纷还愿了,结婚生子、金榜题名,逢喜事摆一场皮影戏庆祝是罗山人久已有之的习俗。
朱仙镇木版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食有豆腐干,听曲儿祥符调,喝得是竹杆青酒,讲的是英雄信义,在汴梁城南二十公里处,坐落着有“四大名镇之一”称号的朱仙镇。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精神信仰,更孕育出了独特的手工技艺——木版年画。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东北老家,一到农历五月,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香包,伴着丝丝缕缕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闻的人不由地一激灵,身心都舒展。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端午,想的多是或甜或咸的粽子。董淑梅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东北老家,一到农历五月,满眼都是红红绿绿的香包,伴着丝丝缕缕的艾草香,教那送的人、戴的人、看的人、闻的人不由地一激灵,身心都舒展。
文明河南 走进非遗
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