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2013-04-09 06:10 来源:东方今报

   第一节  提升郑州机场货运功能

  【第二章建设竞争力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陆空交通衔接,构建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航空货运集疏系统。

  ◎建设机场货运枢纽  有序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9—2040)》实施,建成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适时研究建设货运专用跑道、第三航站楼;建成郑州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加快航空货运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快件集中监管中心、海关监管仓库等设施,全面提升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保障能力。强化与国内外大型枢纽机场的合作,发展货运中转、集散业务。

  ◎拓展优化航线网络  以连通国际枢纽机场为重点,开辟航线、加密航班,打造轮辐式航线网络,积极发展全货机航班,构建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美洲方向,以安克雷奇、芝加哥、洛杉矶等枢纽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美洲各主要机场。欧洲方向,以莫斯科、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等枢纽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欧洲各主要机场。亚洲方向,以香港、迪拜、东京等枢纽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亚洲、串飞其他机场。澳洲方向,以悉尼、墨尔本机场为主要通航点,辐射澳洲大陆。非洲方向,以迪拜机场为中转点,连接非洲主要机场。完善国内航线网络,提高与国内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通达性,发展联程联运,实现高效集疏。

  ◎发展壮大航空货运货代企业  做大做强现有基地航空公司,培育发展地方航空公司。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业在郑州机场设立基地、增加运力,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推动航空货运服务代理企业集聚发展,与航空公司、重点客户加强合作,培育一批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骨干企业,拓展航空货运上下游市场。

  ◎提升机场服务水平  运用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信息技术,优化流程设计,完善服务体系,缩短客货进出港时间,提高客货运中转效率,建立航班延误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航空服务保障体系。

  第二节  完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连通外部的公路、铁路建设,构建以空港为中心的放射状陆路交通网络。建成登封至商丘、机场至周口等地方高速公路,与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和郑(州)民(权)高速共同构成“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升级改造G107相关路段和S102、S223、S221线,形成“五纵六横”干线公路网。建成郑州东站至郑州机场至许昌、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更好地服务于航空港发展。

  第三节  发展多式联运

  加快陆空联运体系建设,形成航空、公路、铁路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推动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卡车航班,建设区域性卡车转运中心,打造航空货物“门到门”快速运输系统。建设完善高铁货运基础设施,积极发展高铁快递业务。加强空陆联运设施建设,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集拼、转运功能。推动郑州机场与郑州高铁客运枢纽站紧密对接,大力发展空铁联运,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客运中转换乘中心。

  【第三章建设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依托航空货运网络,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需求商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供应链和消费供应链,带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

  第一节  航空物流

  ◎特色产品物流发挥产业基础和区域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食品、药品、时装、花卉等特色产品物流,建设全球重要的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国内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研究设立特种商品指定入境口岸,增加进口货源,促进航空货运进出口双向均衡发展。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基地。

  ◎航空快递物流推动快递龙头企业建设区域快递物流基地,构建规模化、网络化航空快递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快递转运中心,实现国际快递72小时和国内快递24小时送达。推动快递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业务融合发展,鼓励快递企业进入制造业供应链服务领域。

  ◎国际中转物流加强与国外枢纽机场口岸合作,建设空空联运体系,实现航运信息共享。建设国际中转货物监管设施,规范和简化转关手续,降低中转成本。支持境外航空公司、货代企业以郑州机场为基地,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航空物流配套服务推进航空物流园建设,完善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加工、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商务服务企业设立机构、拓展业务,支持发展报关清关、金融保险、咨询评估、投资运营管理等商务服务,培育商贸功能区。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即时服务。建立航空保税燃油基地,增强保税油价格和服务竞争力。

  第二节  高端制造业

  ◎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制造维修企业,引导本地装备制造和电子电气企业向航空制造领域拓展,重点发展机载设备加工、航空电子仪器、机场专用设备以及航空设备维修等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航空航材制造维修基地。

  ◎电子信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与全球领先的设计、研发及代工企业合作,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加快推进智能手机制造和电子部件全球采购、国际分拨中心建设,形成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积极参与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进程,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云计算、物联网、高端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生物医药承接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郑州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生物技术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创新药产业,积极引进高端医疗设备、新型医疗器械等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产品,形成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其他制造业有重点地发展为航空制造业配套的新型合金材料、复合功能材料,建设以柔性化、智能化、轻型化为重点的精密机械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发展珠宝饰品、高档服装、工艺美术制品等终端、高端产品。推动周边地区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冷鲜食品、鲜切花等产业。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

  ◎专业会展以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为方向,高标准建设会展基础设施,加强与跨国制造商、贸易商和会展商的战略合作,创造条件积极筹办全球性的航材设备、机场装备、航空技术、通用航空等航空展会暨论坛,积极承办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高档服装等品牌产品发布会、博览会和展销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航空及关联产业展会品牌。

  ◎电子商务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在进出口通关服务、结售汇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搭建安全便捷的商业交易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研究探索建设跨境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以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推动名牌名店商业街区建设。条件成熟时,在郑州机场扩大出境免税店。

  ◎航空金融重点发展与航空港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业务。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的租赁企业,发展飞机和大型设备租赁业务。吸引跨国公司设立财务中心、结算中心,开展离岸结算等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贸易融资需求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供应链融资和进出口贸易融资,拓展航空运输保险业务。

  ◎服务外包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资源禀赋,积极发展航空物流信息服务、智能通信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研发、航空人才培训、航空商务咨询和认证评估等服务外包及相关服务业,培育国际知名的服务外包自主品牌,打造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服务外包基地。

  第四节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平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在航空航材制造、智能终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信息服务等领域,引进核心技术创新团队,集聚高端人才,打造高水平技术研发队伍,设立高端制造业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形成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章  建设绿色智慧航空都市】

  借鉴国际经验,规划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区,为空港、产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打造畅通高效的交通网络、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集约有序的城市空间,建设现代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一节  建设高水平城市综合服务区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塑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促进人口集聚。加快高端商务商贸区建设,提升航空金融、商务商贸、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货运货代、制造和服务企业入驻,设立企业区域总部和研发、采购、结算、营销服务中心。依托区域良好生态系统,规划建设一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城市社区,提高城市品位。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共网络资源,推进无线网络覆盖。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智慧管理、智慧健康、智慧社区、智慧教育等信息应用系统。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推进军民融合物联网应用示范。

  • [1] [2] [3]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