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爱廉说"登顶各大网站 网友热评:盼清官成为新常态

2015年01月14日06:43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5034

  映象网讯(首席记者 梁新慧)大型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开播五天来,不但引起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好评,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集体关注。各大网站上,网友们热烈讨论的同时,各种评论文章、心得体会也相继涌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新华网 为这样出彩的片子点赞

  “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的彼岸。”网友“清如许”在新华网发文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干部要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网友“1121033066”看了《鉴史问廉》后感慨,从古看今,奢侈浪费的风气必须制止,反对铺张浪费要从政府做起,从咱自身做起。“咱河南拍出这样出彩的片子,点赞啊”!

  “不要以为时过境迁,历史规律不可逃避,廉政才能国泰民安。”陕西师大教授于庚哲认为,历史上王朝衰落的教训对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河南主导拍摄这部廉政文化纪录片很有意义。

  搜狐 警示人们如何对待“富”追求“富”

  网友“安尘”在搜狐网发文称,“有钱任性”是2014年的网络热词,“在央视9套看了《鉴史问廉》第一集《兴衰之思》,其中西晋宰相石崇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斗富比阔的情节让我触目惊心。‘富’原本没错,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既是每个人的物质追求,也是中国梦重要的一部分。关键是,富从何来?如果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为官者贪赃枉法,为民者见利忘义,这个社会的基石也就岌岌可危了。”文章认为,如何对待“富”追求“富”,《鉴史问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环球网 《鉴史问廉》聚“两正能量”

  昨天,环球网刊发了网友“金雷”的文章《〈鉴史问廉〉聚“两正能量”》。文章开门见山:《鉴史问廉》为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鉴史问廉》聚“两正能量”——可使官员廉政内化于心、可使官员廉洁外化于行。

  文章称,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官员如果廉政,就需要有廉政的思想。这思想来自哪里?来自“学思践悟”,向谁学习?向历史学习。《鉴史问廉》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何能感动几百年后的海瑞?就是因为清风文化是超越时空的,难怪有人说,清风文化如空气一般无孔不入,它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将官员的行为拉入符合廉政价值观的轨道。而《鉴史问廉》恰恰传播了清风文化。

  天涯社区 深受感动更要有所担当

  网友“小言199”在天涯社区发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鉴史问廉〉有感》的文章,称“看了该片感受深刻,更要有所担当”。

  “激浊扬清,追求公平与正义,不仅是执政者的一己之任,更应该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责任。”文章说,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清除附在权力大树下的污垢。

  中华励志网 看《鉴史问廉》思“清官之念”

  网友“乐兵”在中华励志网上发文称,看了《鉴史问廉》,就开始思考“清官之念”。

  “清官,历来是百姓的追求与信仰。因为百姓总是那么善良、易于满足,只要能被官吏帮到一点点小忙,他们都会到处传扬这名官吏的好。所以,成为一个好官不难,帮人民群众办好事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地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

  文章说,风气不好的时候,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再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作者最后还希望:让清官不再是人民群众的渴求,而变成一种新常态吧!

文章关键词:鉴史问廉;廉政文化;富;两正能量;清官之念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被王岐山点名表扬的《鉴史问廉》再登央视

    1月11日,记者获悉,1月11日晚8点,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将再次登录央视在央视记录频道(CCTV-9)播出,此后每天同一时段均将播出一集。

  • 今年首批优秀国产纪录片 河南《鉴史问廉》等入围

    9月9日,记者获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公布了2015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单,我省《鉴史问廉》、《永远的焦裕禄》、《淮河船家》等3部纪录片榜上有名。

  • 《鉴史问廉之七——制度之重》观后感

    2015年反腐将进入“升级版”,编制科学、有效、实用的制度“笼子”,把官员的权力牢牢关进制度这个“笼子”,是反腐的重中之重,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局面的关键。

  • 《鉴史问廉之五——文化之力》观后感

    ——“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今天的“意见箱”就是从“诽谤之木”进化而来。后来,华表被历代王朝立于皇宫、皇陵等重地,用以警示当权者——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人民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

  • 观《鉴史问廉之道德之择》有感

    央视九套推出的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全片围绕一个以廉政为核心的为官之道。《三国志.魏志.李通传》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从此,清,慎,勤便用于官箴,也是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清,慎,勤,就是为政做事要清廉,谨慎,勤勉。

  • 《鉴史问廉之一——兴衰之思》观后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

  • 这个“人”--观《鉴史问廉》有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行进在今朝,再看中国老百姓的“清官情结”不难发现,老百姓之所以对清官念念不忘千呼万唤,正是对清明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强烈期盼。而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持续以高压态势运行的整风肃纪反腐倡廉恰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百姓许久的心愿。“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77606起,处理党员干部102168人”数以万计的数字令百姓拍手称快,贪者为之变色。

  • 观《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

  • 《鉴史问廉》写进代表建议

    据昨晚《河南新闻联播》报道,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播出后,一直受到各界的好评和热议,记者在两会采访时发现,《鉴史问廉》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也成了不少代表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引起了她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说,在两会期间,每天晚上,她都收看《鉴史问廉》。

  • 中纪委宣传部领导点赞《鉴史问廉》

    近日,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后,又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等多个频道进行了播出。中央党校教授王杰认为,《鉴史问廉》以勤政、清廉、为民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国五千年廉政文化的精华。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