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蜿蜒太行绝壁的人工天河红旗渠(9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
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太行山,是一座有豪气的山。
那是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盘古是先天之气的化身。当英雄撑开天与地时,中华民族的正大沛然之气,自天地不再混沌的那一刻勃然而生。
世界上从未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五千年,无论浸泡在怎样的苦难当中,始终不绝这口绵绵之气。
豪气是脾气,也是勇气。而在林州人身上,一个民族的脾气、勇气和豪气,表现得尤为强烈。
很多人把林州人引水开山,比作盘古开天地。想必当年一手执凿,一手执斧的英雄面对茫茫的混沌,如同林州人面对高高的太行,胸中涌动的正是那一股天地间正大沛然之气。
中国很少有城市,把专门为小推车写的歌,作为自己的市歌--当年修红旗渠,小推车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歌中唱道:“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边才停下来,就为了不居人后。
--这是一首林州人都会唱的歌,是一首在他乡的林州人都感到骄傲的歌。
唱到那个犟字,林州人都心领神会:没有这点犟劲,敢在太行山上动土?
林州人脾气犟,就像太行山上的那枝“虎口椿”,挤在虎口般的岩石间,有一点薄土,就倔强地吐出一簇新绿。
有人感叹,是太行山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气,犹如苦难磨砺出中国脾气。如果林州人没有这样的脾气,必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果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脾气,也熬不过千百年的艰难,挺立在世界东方。
林州人的脾气又叫“红旗渠脾气”,特点有三:干得苦、看得远、想得大。
李广元,林州的钢铁大王,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我们在凤宝特钢厂门口见到他,这是个表面看来温和,甚至有点腼腆的男人,和传说中的印象判若两人。一辈子没有离开钢铁,他把他的事业变成了最简单的口头禅--干事。
李广元喜欢干事,他喜欢在钢铁中干事。
26岁时,他干的事是接过了铁匠铺,那是个专门打造红旗渠所用工具的小铺面。少年的李广元就是在这里,目送着父辈们的背影,走向红旗渠的。
但是,不甘于一辈子在铁匠铺打铁的李广元有一天提出搞汽车配件。
村委会上举座哗然。
李广元不慌不忙:“我领着干。成了,是咱村儿的;砸了,是我的。”
现在,汽车配件已是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一产业大部分起源于李广元当年不起眼的小小铁匠铺。
外在的是羞涩,但钢铁,才是这个林州男人的真正性格!李广元终于干成了事,把一膛打铁的小火炉,变成了产钢的高炉。
2001年,曾经的铁匠铺开始发展钢铁产业,进而进军特钢及无缝钢管。目前,正在建设50万吨油井管项目。
水火相济,融于一身。谁也说不清这个温和的男人,心里藏了多大的一把火!他成为林州最大的利税大户,一年纳税过亿。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
在扶贫攻坚中,党员干部更要振奋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在实干中创造优异成绩,在攻坚中弘扬好实干精神。
“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2014年5月23日,我在《安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党员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精神丰碑》,这是我第一次研读红旗渠精神。
50年前,英雄的林县人民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历时十年,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同时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50年来,林州人民和无数中原儿女顽强拼搏、奋发图强,谱写出一曲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华章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团结协作教育。
再者,它更是一种传承。通过历代中原人在不同发展时期,会赋予红旗渠精神更多的的含义,让红旗渠精神变得更加丰满充实,与时俱进,让它体现出时代的符号,烙下发展的印迹,在当前和今后闪耀发光,照亮着我们大中原发展的宽阔大道。
巍巍太行山东麓,悬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红旗渠全长1500多公里,修建期间削平山头1250个,开挖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全县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砌起了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作为蕴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和“功成不必在我”境界的红旗渠精神,必将为这一伟大征程注入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4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通水五十载 红旗渠精神流淌五十年》进行了报道。靠着当年修渠那股劲儿,五十年间,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551亿元,增长270倍,居民储蓄收入超过300亿元,增长5882倍。
巍巍太行山东麓,悬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更多的干部专家认为,靠着发扬红旗渠精神,林州从十年修渠、十年温饱到十年富裕的“三步走”……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光辉,安阳市、林州市领导和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在研讨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发表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快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的讲话。
◎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宣传好、运用好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把红旗渠精神的研究与弘扬不断引向深入,用红旗渠精神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