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72岁的支书张福根在太行山上和村民一起修路。几十年来,他带领50多户村民劈山修路、深打旱井、植树造林、发展旅游,改变山区面貌,被称为“百姓福根”。 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
太行山,一山高于一山,一山险于一山,一山难于一山。没有人告诉我们,太行山是不是女娲补天后留在人间的神石,补上去的是天,遗留下的是爱。
请告诉我们,太行山边的人们,为什么具有如此淋漓尽致的大情,俯仰天地的大性,炽热如火的大爱?
临淇镇白泉村支部书记张福根的一生,就是对太行人这种大情大性大爱的最好诠释。
盘山而上一个多小时,我们见到张福根,此时已是傍晚。如同故友重逢,客人与主人相见甚欢,相拥而坐。
群峰壁立,星空寂寥;山风拂面,松涛有声。
一落座,张福根就滔滔不绝地向我们畅谈他的白泉创业史:
劈山修路,修通了白泉通往山外的22公里大路;
打旱井,52年打了1685眼,没让百姓去远处打过水;
植树造林,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绿化了2万亩荒山;
发展旅游,建了个白泉山庄,开辟景点搞旅游致富……
他说,这就叫创业四部曲!
在海拔800米的悬崖上,张福根口若悬河,激情四溢,迎风开怀,顾盼神飞!
眼前的张福根,哪里像一只眼睛失明的72岁的老人?
哪里像大字不识几个的土生土长的农民?
畅谈“四部曲”后,老人意犹未尽,又吟诵起他早年的励志诗作。那诗句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蹬破地球闯开天,单手举起太行山”!
此刻,我们不禁受到感染,这是太行儿女用山的气魄与山在对话!
太行山,你的孩子为什么这般神勇?谁给予他们补天之力?谁给予他们造地之能?
张福根有双蒲扇大的手。掌上的老茧铜钱厚,十指粗糙像钢锉,带着累累伤痕。
有的客人与福根握手,瞬间被那双大锉锉痛。松开后,看着他的手,情不自禁地感叹:你是真正的劳模啊!
白泉村硬化了村民家门前的道路,到其中一家时,福根拦住了要修这条路的人。路的尽头,是福根自己家。
村民们不答应,终于,5年后,路通了。
我们一共见到福根三次,每次福根都穿着同一身衣服,村里人说,那是他见客人的体面衣服。
我们问,老支书困难到买不起身衣服?
福根说,不是困难,是整天穿着好衣服,就不想干活了。
福根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开会误了活,也一定要补上。他说,我一天不干活就不得劲。
当了52年的村支书,但每次选举乡亲们还选他。每次选举,福根都是全票。他们说,福根活到一百岁,就让他把支书当到一百岁。
临别时,福根偷偷对我们说了句心里话:是的,我还想再干20年支书,因为为乡亲们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说了之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觉得自己有点贪心。
春节,村民们自发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半生辛劳富白泉,一腔热血为百姓”,横批:“不忘福根”……
一百多年前的欧洲,一位伟人说,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
这个人是卡尔·马克思。
林州人是幸福的,他们被如此创造而不求回报的氛围包孕着,被如水的爱拥抱着,被英雄的精神滋润着。就像幸福的徳萨雷,它的葡萄园,被三个太阳拥抱着,天上的给其温暖,湖里的给其滋润,石墙上的给其坚强。
无论是德萨雷的太阳,还是林州的水,都是爱的光芒,是无法言传的内在力量。
万福生,林州企业家。父亲参加过红旗渠修建,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踏出太行搞建筑,创业刚赚了点钱,就在当地捐建了一座中学。临终前,父亲把万福生叫到床前说,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要千方百计吃饱肚子,吃饱肚子的时候,要想到还有没吃饱肚子的人。
万福生怎么能忘记那个播一口袋种子,只有一兜收成,曾用火柴盒分配粮食的年代!他接过父亲的事业,更记住了父亲的遗训。迄今为止,他捐献的善款达到1000万元,被称为“林州好人”。
在扶贫攻坚中,党员干部更要振奋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在实干中创造优异成绩,在攻坚中弘扬好实干精神。
“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2014年5月23日,我在《安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党员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精神丰碑》,这是我第一次研读红旗渠精神。
50年前,英雄的林县人民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历时十年,修建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同时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面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50年来,林州人民和无数中原儿女顽强拼搏、奋发图强,谱写出一曲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华章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强大学生团结协作教育。
再者,它更是一种传承。通过历代中原人在不同发展时期,会赋予红旗渠精神更多的的含义,让红旗渠精神变得更加丰满充实,与时俱进,让它体现出时代的符号,烙下发展的印迹,在当前和今后闪耀发光,照亮着我们大中原发展的宽阔大道。
巍巍太行山东麓,悬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红旗渠全长1500多公里,修建期间削平山头1250个,开挖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1座,全县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砌起了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作为蕴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理念和“功成不必在我”境界的红旗渠精神,必将为这一伟大征程注入源源不绝的正能量。
4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通水五十载 红旗渠精神流淌五十年》进行了报道。靠着当年修渠那股劲儿,五十年间,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551亿元,增长270倍,居民储蓄收入超过300亿元,增长5882倍。
巍巍太行山东麓,悬崖峭壁之上,一渠清水蜿蜒流淌。更多的干部专家认为,靠着发扬红旗渠精神,林州从十年修渠、十年温饱到十年富裕的“三步走”……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重温‘战天斗地’的历史,可以让人们冲破思想差异的樊篱,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新华社在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征程中,将一如既往地讴歌红旗渠精神,推动红旗渠精神在共筑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张光辉,安阳市、林州市领导和省红旗渠精神研究会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在研讨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发表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快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的讲话。
◎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宣传好、运用好研讨会取得的成果,把红旗渠精神的研究与弘扬不断引向深入,用红旗渠精神凝聚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