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脱贫攻坚,兰考成功交卷
是什么
激发出了惊人的意志
和源源不断的力量?
殷殷嘱托犹在耳
敢教日月换新天!
——系列微专题《兰考之变》
带您感受此刻最真实的兰考
编者按
兰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扶贫干部和当地群众撸起袖子,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扑下身子大干了三年!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宣布率先脱贫。
他们怎么做到的?究竟下了哪番"绣花"功夫?现在是什么面貌?脱贫之后的路又该怎么走?河南广电全媒体推出六集系列微专题《兰考之变》,为您讲述兰考脱贫背后的故事,给正走在脱贫路上的干部和群众以参考。
今天是第一篇章:思想之变(上、下集)。
兰考之变思想篇(上集)
焦书记,您听到了么?
兰考,这片您曾经战斗并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终于摘掉了“穷帽子”,您的愿望实现了!
今天,那片您亲手栽下的泡桐又繁花满树,这里的人们,大干了三年,成功脱贫7.7万人。
这片您一直牵挂的土地上,正发生着生机勃勃的变化。
思想之变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如果自己不想站,别人扶也扶不起来!
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曾是兰考贫困群众的“通病”,怎样将“穷惯了”的思路扭转,把“不”字去掉,变成敢干、会干、愿干呢?
兰考县赵垛楼村村支书王建胜
说一百万次,一千万次,不如去看,让他眼红,让他得“红眼病”。
我家一圈都是楼,就我家自己没有那种太阳的感觉,那时候哭了一天。
——兰考县徐场村村民 左一凡
思想的转变就在一瞬间,当内心深处摆脱贫困的渴望一旦迸发出来,就会创造惊人的力量。
脱贫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实现,思路更是要靠自身去感受、去改变。兰考成功脱贫,就是激发了这种原动力,从“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
“绣花”,一针一线都是真。向贫困宣战,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是要“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脱贫工作不能靠一己之力,脱贫要求我们发动群众,集思广益,要求我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联络,全情投入,踏石留印,凿壁留渠,以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勇承重任的担当感染和带动群众投入到脱贫攻坚中。
脱贫攻坚,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基础工作扎实不扎实,帮扶措施精准不精准,资金管理严格不严格……所有这些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压实。
只有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真正跨过“贫困基准线”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才会由“数字量变”到“生活质变”。
脱贫攻坚是一个地区脱贫的要素之一,需要外来“输血”,更需要当地群众自动“造血”,才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法宝。唯有如此,才会让“输血”变“造血”让“有限”变“无限”,留下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帮扶队伍。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可持续生计方法是近年来对贫困进行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基于对贫困原因的深层次理解而提出的,大致包括了就业、人的能力和自然资源等因素。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吹响,全体党员干部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点心血聚成八方之力。
开局良好,我们当怀满满的信心,向着全面“脱贫”冲刺,向着全面“小康”挺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中华千古训,不管做什么都要以实干为准绳,所谓实干,顾名思义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事,脱贫攻坚也离不开实干,要以干为中心以实为本。
党员干部纷纷到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贫困群众的首肯,但是他们要真心融入农村,要有“踏地十年”的决心,以造福一方的责任心,干事创业的事业心,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脱贫攻坚战不同于改革创新战,不是常说常新,而是需要越做越少,最好是取得彻底胜利,让扶贫成为“历史”。
1月11日,全省脱贫攻坚第二次推进会议在郑州召开。兰考县、滑县、台前县、平舆县县委书记作典型发言,漯河市召陵区、渑池县、尉氏县、鹤壁市山城区县(区)委书记作表态发言。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不仅要精准识别贫困户,更重要的是精准识别贫困成因,不搞一刀切,也不能犯急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