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王新亚
舆论场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未终结,甚至不时还“高潮迭起”。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个明显违法的做法为何一直屹立不倒,甚至在基本的是非问题上还纠缠不清?原因恐怕在于其中关联的利益,以至于996的辩护者们即使面对大多数人认可的常识都拒绝承认。
毋庸讳言,996的辩护者们阵容是强大的,他们中不乏我们这个社会最为推崇的一些明星企业家。他们的辩词本身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又天然带有主角的明星光环,因此具有强大的迷惑性。
不仅如此,一些人还善于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比如他们的核心“话术”是把996和奋斗联系起来,捆绑起来,甚至唯一地等同起来。在他们的论述中,996违法、违反情理,这都不是事,只要一个“奋斗”就够了:不奋斗,哪来的未来?不996哪来的未来?为了未来,难道不应该996?为了未来,必须996!只能996!
为了“夯实”这个逻辑,“成功者”拿自己的“忘我工作”现身说法,搬出一大套高大上的说词和例证,连“两弹一星”都被拿来说事。他们甚至将合法的8小时工作制作为996的对立面污名化,凡是老老实实8小时上班的就是不努力,不奋斗,求安稳,“没有未来”,等等。这是一连串极具迷惑力的操作。只可惜这种逻辑一开始就是错的,这个强行人为设定的公式“996=奋斗”并不存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推导自然只是错上加错。
奋斗,必须是自愿的,支持它的是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对于企业强制推行的996而言,如果没有制度落实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一致的刚性,没有制度保障员工有坚实的未来,奋斗就无法存在。当员工缺乏长期合同的保障,随时都会被裁员,没有确定的回报来奖励责任感,甚至连加班费都拿不到,这时候奢谈奋斗无异于“何不食肉糜”。在人口红利的尾声阶段,强推996是一柄双刃剑,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员工,必然透支未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不得不说,这碗由明星企业家精心烹制的鸡汤虽然看上去很高大上,但明显有毒,劳动者很难笑纳。还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毒鸡汤论调无异于对奋斗精神的解构,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消解,它一再被端出来,将对弘扬奋斗精神的时代主旋律构成干扰,有思想上造成混乱的危险。
996不是奋斗的代名词,它更多涉及法律与利益层面的问题。奉劝有心推动996常态化的人们:请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实实拿利益说事,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说词混淆视听,而是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我们需要的是合法合情合理的奋斗精神,是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敬业尽责的奋斗精神,把这些割裂开来,奋斗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王元明不会忘记三年前的那个早春——刚刚圆满完成第一任驻村任务,就接到了赶赴新庄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这件事情让我很感慨,人心齐、泰山移,不能‘等靠要’,还是要激发群众脱贫意愿,提升脱贫能力,扶贫先扶心,脱贫先立志。
自私:不讲国际交往法则 除了违背市场经济规则、蛮横打压中国企业之外,特朗普政府在国际社会也无视美国责任,动辄“退群毁约”,异常任性。
原标题:“纸面服刑15年”罪犯违规入党 责任人被严重警告,已官至水利局局长 内蒙古呼伦贝尔“纸面服刑15年”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上述知情人告诉记者,巴图孟和侵吞草场补贴的方法之一是借他人名义“套补贴”。
日前,有媒体报道内蒙古呼伦贝尔男子巴图孟和“纸面服刑15年”,引发关注。
由于此前巴图孟和所犯故意杀人罪并未服刑,法院决定对巴图孟和所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5年(刑期自2017年4月11日至2032年4月10日),并处罚金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2年。9月3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呼伦贝尔政法委了解到,目前当地已经联系公检法、纪委监委及陈巴尔虎旗相关单位就巴图孟和“纸面服刑”问题展开调查。
近日,《半月谈》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心态”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份、1654名一线扶贫干部的有效答卷。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后扶贫时期”的各项工作,稳住脱贫后续动力,才能高质量、高标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尽管各地都出台了各种减租政策,但因政策对私人业主缺乏激励、租用双方自愿协商难以干预等原因,一些个体户和企业仍然面临租金压力。按说,各地减租政策应该成为及时雨,在商户最困难的时候及时润泽,支持商户走过最难熬的日子。
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场大战,又是一场大考。把推动复工复产变成表演,让人见识了形式主义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滋生,乃至不断变化套路包装异化的冲动,也再次证明了破除形式主义的长期性。
4月10日出版的第7期《半月谈》刊发了记者姚友明采写的文章《“老汉缉毒队”阻断毒品混入物流》。全链条打击犯罪,全天候尽忠职守,“老汉缉毒队”在疫情袭来的危情时刻,再次让世人看到人民警察的坚守与担当。
近期,“小镇青年”消费现象引发市场持续关注——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开始领跑,并展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小镇青年”迸发的强劲消费力之下,提前消费、透支消费也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