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82年岁月流逝记忆从未消失,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80人

2019年12月13日09:27  来源:大象新闻

5034

  今天,12月13日,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大屠杀。

  82年前,南京大屠杀期间,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先生不顾个人安危,用16毫米摄像机拍摄珍贵画面。这段视频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铁证。

  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掀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

  大量平民及战俘,被侵华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据统计,至少有30万人,没能等到秦淮河畔,下一个温暖的春天。

  惨烈与悲壮,“全体战死”血战到最后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南京城东南的光华门巍然伫立,那里是当年最激烈的战场。日军连续使用大炮轰击城墙,试图打开突破口冲进城内,却屡次被担任光华门防务的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和第87师易安华259旅等部击退。

  为了夺回城门、堵住城墙缺口,整排整连成建制的中国官兵前仆后继,在短短数小时内壮烈牺牲,谢承瑞给身处武汉的妻子信中写道“中枢决意守城,余意甚慰。杀敌效命,在此一举……此次战争,造出多少世间惨事。期望倭寇早日肃清,山河亦然无恙。”

  战斗一次次打响,谢承瑞因烧伤而发起高烧,但他依然坚守在城头督战,直到司令部转达了撤退命令,已经陷入昏迷的谢承瑞在纷乱中不幸壮烈牺牲。光华门一战,据日军第6师团战史记载:“敌人是以‘全体战死’为口号一直血战到最后”。

  这是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者的黑云压城,守护者们的背后是父老乡亲脚下是挚爱的土地,他们前仆后继、万死不辞。

  身中37刀成为“活证据”,生死诉讼只为侵略者承认罪行

  日军侵占南京后,李秀英因怀有七个月的身孕只能与其父在地下室避难 ,丧心病狂的日本兵没有放过南京任何一个角落……

  他们闯进地下室图谋强奸李秀英,性格倔强的她与三个日本兵殊死搏斗,脸上、身上、肚子上被刺了37刀。日本兵走后,她经过医生抢救虽保住了性命腹中的胎儿却不幸流产。

  李秀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也成为那段悲惨历史最有力的见证人,她成为战后第一位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向世人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每一次讲述的过程,都等同于将她内心的伤疤,一次次无情地揭开只为争回应有的公道!

  然而没有等到胜诉判决书的那一天,老人永远离开了人世,“那么多的罪行罪证,他们不承认,我这口气咽不下去”。

  今年1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80人

  经历过1937年和1938年之交的严冬浩劫,并幸存下来的人,都已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走过战争,背负着惨痛的记忆,他们却通过反思和疗伤,最终选择成为和平最虔诚的守护者。

夏淑琴老人。

  夏淑琴老人

  “我活到现在,只要和平,世世代代和平,永远和平。”——幸存者夏淑琴

  年至九旬的夏淑琴老人一生都在为历史真相各处奔走。惨案发生时,她只有8岁,家中九口人,七口人被日军残忍杀害。1994年,她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2006年,她因日本右翼作家污蔑其是“假人证”而赴日应诉,并当庭反诉,大获全胜。一直以来,她与研究南京大屠杀的知名学者松冈环等一批日本友好人士,为传递历史真相、促进世界和平不懈努力。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

  “我希望,做一个和平使者,生命不息,脚步不止。”——幸存者葛道荣

  葛道荣出生于1927年,在南京大屠杀发生时刚10岁。82年前发生的一幕幕,至今还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1937年12月18日,我在汉口路金陵女子大学难民区内南院楼下教室内,被闯入的鬼子用刺刀刺伤右腿,现在还留有疤痕。”葛道荣希望更多人为了和平团结起来,但这得建立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告诉更多人这段历史,希望日本人能正视,能承认这段历史。只要一天日本没有承认,没有道歉,我就会一直说下去。我们幸存者都在等待一个道歉!”

  据人民网报道,2019年,今年1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不足80人。

  歪曲否认,铁证如山下应认真反省谢罪

  的确,虽然日军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罪行铁证如山,但日本右翼歪曲事实,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声音,近年来依然刺耳。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等一部分人仍公然发表歪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令人愤慨。

  此外,日本民众对于南京大屠杀一事的认知也非常堪忧。

  据2019年的“第15次中日共同民调”结果显示,日本受访者在“应该被解决的历史问题”中,选择“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的仅占比21.1%,虽然比2018年的20.6%略有上升,但还是反映出,大部分日本民众并不认为日本政府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有什么不妥。  

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

  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

  近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再次致函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转日本政府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要求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认真反省谢罪,对所有二战受害者真诚道歉赔偿。

  函件中写道,12月13日即将来临,82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今天我们重提往事,不是因为第6个国家公祭日,而是因为日本政府未曾正视历史,也从未谢罪道歉”。

  “在又一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和全国公祭日来临之际,我们真诚希望日本政府能从日本全国人民的福祉出发,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长久和平出发,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认真反省谢罪,对所有二战受害者真诚道歉赔偿”。

  在历史面前,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就像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写道的那样,“我们只是落向广袤大地的众多雨滴中那无名的一滴。即使是一滴雨水也有历史,也有继承那段历史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

  铭记苦难历史,后代接棒传承

  今天,千年金陵在落日余晖映照下,更加巍峨庄严、秀美多姿。

  82年前发生在南京城下的刺痛和一个伟大民族的英勇、坚韧与包容,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将永远被铭记。

  勿忘南京!勿忘“12·13”!勿忘她绵延千年波澜壮阔的厚重历史,勿忘她遭受惨绝人寰痛彻心扉的沉重苦难,勿忘她坚韧不拔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历史永远书写在那儿,中华民族永远站立在这里!

  大象新闻综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文章关键词:1927年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幸存者 岁月 夏淑琴老人 流逝 城墙 2019年 日本右翼 日本兵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追寻先烈足迹】永不凋谢的芳华

    青松苍翠,碧草如洗,这是一片静谧的墓园。纸张泛黄的履历表,折痕累累的烈士证明书,字迹模糊却饱含深情的家书,它们像一把把打开记忆的枷锁,将尘封已久的往事慢慢揭开。“瞒了母亲十七年,(朱陶然未婚妻)调到湖州来的时候,就写了这么一封信给那个邮递员。

  • 吴德峰:党内秘密交通的创建人

    吴德峰(1896—1976),湖北省保康县人,1924年经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一名重要领导人。在西安,吴德峰选派一些对党忠诚、家庭关系复杂、便于掩护的共产党员打入敌人心脏部门,开展秘密情报工作,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报工作网络。

  • 记者节前夕,追忆新华社太行烈士

    站在洞口,记者心潮澎湃,这里就是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烈士的跳崖处。1942年5月日军大扫荡时,为了减小目标,何云带领几位同志转移到辽县东南大羊角村附近,还架起电台,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

  • “四史”蕴藏的五大精神特质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根据中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以“和平赎买”等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和领袖们为人类彻底解放而奋斗一生的事迹和他们的人生格言,影响和教育了无数共产主义者。

  • 抗美援朝: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战歌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战后,黄继光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 熊瑾玎:“最可信赖”的“红色管家”

    熊瑾玎,188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今江背镇五美社区)张家坊村。福兴商号开业后,中央领导人常来这里开会,大都按照当时商人的装扮,穿长衫,戴礼帽。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这无疑对包括福兴商号在内的中央领导机关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 张克侠:只要有命令,可以保证随时起义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党员:他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连襟,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的铁搭档;他是蒋介石赠送“中正剑”的佩剑中将,是毛泽东、朱德通电嘉勉,一级解放勋章的获得者。

  • 宁死不屈 浩气长存

    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广场,有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四五”烈士纪念碑。邓恩铭,水族,一九零一年生,贵州荔波人,中共山东省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 党的忠实儿子刘谦初

    刘谦初是我们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优秀的革命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1946年,从国民党监狱获救的刘思齐回到延安,和从苏联回国的毛岸英相识相爱,并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于开国大典之后成婚,成为一段佳话。

  • 枫树坪下的“甜蜜事业”——来自“三湾改编”发生地的脱贫故事

    题:枫树坪下的“甜蜜事业”——来自“三湾改编”发生地的脱贫故事 一大早,记者随着三湾乡九陇村的蜂农邱应斌钻进大山,他的蜂箱藏在这群山峻岭之间。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