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焦点图 > 正文

不要让“湖北人”成为耻辱的标签

2020年03月30日11:21  来源:凤凰网

5034

文丨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英国散文家威·赫兹里特说: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偏见的确连着无知,但偏见的培养皿不只有无知,还有缺乏共情心同情心下的敌意。

偏见更进一步,则是污名化、歧视和排斥。

几乎每次疫情,都是污名化与歧视现象的“高发期”。这次也不例外。

显性的,有“武汉肺炎”“中国病毒”等称谓;隐性的,则有很多“嘴上不说,身体却很诚实”的排“鄂”行为。

它们都在用恶意增加对立,用无知制造伤害。

1

“污名化比病毒更严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多次这么强调。

可国外有些政客却对此选择性失聪,“中国病毒”“武汉肺炎”是他们挂在口头的高频词。

将病毒跟具体国家、地区“绑定”,本质是疫情政治化之下的污名化。

社会学学者林克与费兰曾将污名化过程分解为五步:贴标签、原型化处理、地位损失、社会隔离和社会歧视。

不用世卫组织“盖章”的正式名称,强调疫情早期蔓延的地域属性,就意在贴标签。

这类以“地名+病毒”式命名贴标签的手段,除了诱导许多人产生简单归咎倾向,诱发国别和族群歧视,别无意义。

历史教训就摆在那:几个世纪前,梅毒在欧洲肆虐,一场“标签化命名大战”由此掀起——意大利人管它叫“法国瘟疫”、“高卢病”,法国人则称之为“那不勒斯病”,针尖对麦芒;再后来,波兰人叫它“法国病”,俄罗斯人叫它“波兰病”,阿拉伯人称之为“基督徒病”,印度人叫它“葡萄牙病”……这也成了污名化社会研究中的经典案例,病毒命名成了妖魔化对方的“黑武器”,跟科学溯源无关。

而20世纪的“布尼亚病毒”“寨卡病毒”“汉坦病毒”“埃博拉病毒”“纳瓦霍流感”等,都是用爆发地为病毒命名。

结果就是:这成了助长种族歧视的现实因子。将病毒命名跟地域关联,让所在地民众成了污名化的买单者:他们承受病毒侵袭风险的同时,还得承受社交被排斥、就业被歧视、出门被另眼相看之痛,“毒”名远扬之下,整个地方发展也会受阻。

为规避流行病不当命名带来的歧视问题,世卫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制定了病毒命名指导原则,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

很显然,“中国病毒”“武汉肺炎”的提法,架空了这些去污名化的命名原则。

某些政客将此类提法纳入政治博弈的架构下,通过制造“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模型,转移矛盾、祸水东引、甩锅卸责。

但这样以邻为壑地贴标签,很难抹去种族主义的底色,还会给歧视添砖加瓦。那些歧视亚裔的街头举动与此合流,成了新的“流行病毒”。

针对“中国病毒”式的污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发出呼吁,“全球各国必须共同行动,守望相助,减缓病毒的传播……应相信科学,拒绝污名化。”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反对的也不少:欧盟外长博雷利就说,“病毒没有国籍,也不在意边境。新冠病毒不是中国病毒,正如西班牙流感不是西班牙的疾病一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也直言“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是错误的”,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也公开称对此无法认同。

究其原因就是:借疫情搞国别歧视,与人道主义背道而驰,也有违基本的普世伦理。

2

歧视“有毒”,甚至比病毒更毒。这句话对所有歧视一体通用——无论是国别歧视,还是地域歧视。

揆诸现实,对湖北人、武汉人的歧视,不止来自于国外有些人“中国病毒”“武汉肺炎”的称谓,还有国内有些人的排“鄂”举动。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社会各界对湖北、武汉的驰援与帮助,确实代表了主流呼声。但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针对湖北人、武汉人的歧视与排斥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1月下旬,多地武汉返乡人员配合调查后个人信息被泄露,隐私信息在微信群内热传,部分人遭到电话骚扰和上门谩骂;

比如,有些宾馆直接拒绝为滞留在当地的湖北籍旅客提供住宿;

比如,不管对方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凡是身份证“42”开头就拒载;

比如,有高速服务区设立“湖北籍专厕”;

比如,有的企业直接规定不录用湖北籍员工,有居住在湖北之外的湖北籍员工返岗被无故解雇,有火神山援建者回乡后找不到工作。

最新的两个例子,则是两个湖北籍返岗人员的辛酸遭际——

3月19日,持健康码绿码的湖北籍男子谭先生回贵阳复工,因未提前报备当地居委会(快到贵阳时曾打电话告知),不被允许下车、无奈只能在车上待八九个小时,即便因内急想上厕所也被告知,只能在车内用塑料袋解决,“一下车,就报110”。

3月23日,怀孕一个多月的覃女士从湖北恩施咸丰县返回惠州,因出现流血现象赴当地医院进行孕检,可连续两家医院都以“其隔离期未满拒绝就诊”、“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才能进行治疗”为由,拒绝为其做B超。直到她半夜前往第三家医院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才如愿做了B超、开了安胎药。如今当地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乍看起来,这只是管控加码、设防过度,是不够人性化。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对离鄂返程人员的“心结”并未打开,仍避“鄂”不及。所以,他们才会僵化行事、花式“阻鄂”,乃至设法刁难。

3月27日,江西九江一度将交通卡口设置到湖北黄梅小池镇一侧,限制湖北地区民众出省,一度发生冲突。

对湖北人不是温柔以待而是苛刻对待,不是敞开心怀而是戴着有色眼镜,不是抛开成见而是人为设障,不是从实际出发解决他们的困难而是制造困难,这其实也是回到地域歧视的老路子上。

这对湖北人是权利上的损害,也是精神上的伤害:他们在过去两个月里付出良多,本该被善待而非被刁难。

这些行为也是在给湖北人、武汉人贴上耻辱的标签。类似行为多了,无异于伤口撒盐,势必将很多湖北人推入“疫情恐惧+社会排斥恐惧”双重恐惧中,也让整个社会失去人文温度。

3

因疫情而污名化中国或歧视湖北人,都是防疫重心的跑偏,也是自我人格的矮化——有智识与品格之士都会意识到,该被矛头一致对准的,是病毒,而不是“人”。

如果非要说,“人”也该被拒斥,那该被拒斥的,就是那些歧视者。

歧视就是歧视,不会因疫情沾边就变得合理化了。

不歧视是文明社会的底线,也是科学防疫的一部分。

某种程度上,大疫当前,无论是国别歧视,还是地域歧视,都是在为“疫”作伥。

从病毒危害性来讲,病毒不分国别,不会因为“地名+病毒”式命名就自动画地为牢,将扩散半径限于当地;病毒也没有籍贯,不会看身份证选择性地感染。嚷了再多“中国病毒”“武汉肺炎”,也无益于阻击疫情;对湖北籍嫉“鄂”如仇,只能增加隔膜。到头来,这反而会消减共同抗疫的共识基础,让病毒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尤需警惕的是,此次疫情成为引爆地域歧视的新引信。

这些年来,内嵌到那些“地图炮”“鄙视链”中的地域歧视很是常见。北京本地人嘴中的“王德彪”,上海人说的“硬盘”,两广人说的“捞佬”,港人口中的“蝗虫”,都是地域歧视在外地人称谓层面的显现。

而河南人确实是“歧视主义的接锅人”。无论是那句“十亿人民九亿骗”的顺口溜,还是很多新闻跟帖下面对河南IP的地域攻击,都是写照。这制造的是族群对立与地域性仇视,最终也会造成相互伤害。

而从内心拒斥这种毒瘤式存在,也该是人们经受现代文明观念砥砺后的价值自觉。经此一“疫”,针对湖北人、武汉人的地域歧视会否潜滋暗长,还不好说,但必须警惕。

就眼下看,我们还应拿出反对国别歧视的态度,去反对地域歧视。歧视是同个母胎孕育的,没有好坏之别。不论是国外政客贴“中国病毒”标签,还是国内少数人给湖北人、武汉人贴耻辱标签,都源于无知和敌意,都是反文明。

所以,在反歧视这点上,我们的目光要向外张望,也要向内审视——而不是只挑自己想反的反。

要始终记住一点:

凡是歧视,都该摒弃。


文章关键词: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智能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年初陪母亲进城看病,进医院大门扫码不会,就诊卡自助充值不会,连在医院食堂买好的饭也因手机支付不会又放下……父亲要强一辈子,每每提起这段,懊恼说还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没想到活这么窝囊。三五天一升级,一年半载一迭代,智能技术的快速更新,让人有点目不暇接,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则无所适从。

  • “城区遛狗3次即捕杀”,治理狗患也需守住法治

    出台一项规定或政策,首先要考虑其合法性与可执行性,合法才是前提,管用才是硬道理。再就遛狗3次就捕杀而言,现实中,有些地方会出于消灭传染病的目的组织当街捕杀流浪狗,这也动辄引发争议。

  • 抗日剧不是明星秀场

    八路军住别墅抹发胶,战地护士始终妆容精致……电视剧《雷霆战将》把抗日剧拍成了偶像剧,背离历史真实,被网友痛批。一些人胡编乱造,把抗日题材当成浮夸造作的秀场,对历史缺乏敬畏,对观众不负责任。

  • 强制休假制度须配套强制执行效力

    日前,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提出推行强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别让“全民K歌”成“全民毒歌”

    近期,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广东省“扫黄打非”部门,对“全民K歌”APP传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等突出问题进行查处。影响力越大就越是应该守住公序良俗的底线,不能无节操下坠,成为“全民毒歌”。

  • 以“上海精神”共克风险挑战

    11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限塑令倒计时 减塑必须提速

    与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条”为本市六大行业治理塑料污染规定了时限和步骤,对每个行业对标整改提出了严格要求。禁限塑进入倒计时,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力,势必会倒逼更多行业走出舒适区,甚至会触动一些企业的既得利益。

  • 谁来“改”我的作业

    近日,多省份出台政策“叫停”家长批改作业,明确要求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等。其实,对于爸爸妈妈成为“助教”这件事儿,孩子们也是有苦难言。

  • 该拿直播数据造假行为怎么办?

    16元购买直播间1万个观看人数,2元换来1万个点赞,30元可显示“不断去购买”的字样,0.5元可发送自定义弹幕1条……网络直播平台的数据“注水”问题触目惊心。在网络直播中进行数据造假,明显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也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应受法律严惩。

  • 做好个人防护,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

    11月9日,上海出现一例偶发新冠确诊病例,浦东营前村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引发市民广泛关注。抗疫大战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眼下,我们更有信心集合起“个人的力量”,继续加固防疫的“上海堡垒”。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