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究竟在哪?疾控专家回应北京疫情关注热点
央视网消息:北京又发现新增确诊病例,传染源在哪?如何防控?来听疾控专家的介绍。
总台央视记者 姜珊:我们看到这一次北京的新增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怎么判定传染源究竟在哪?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北京市曾经将近60天没有出现病例,不应该是北京当地自然发生的。那么这种的输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污染的物品带到了北京,还有就是感染的人进入北京造成的传播扩散。
总台央视记者 姜珊:冷冻的环境,是不是因为它的低温导致了它更容易让病毒存活?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我们在采集含有病毒的生物样本的时候,这些样本都是储存在低温的环境,温度越低,保存的时间越长。像冷冻一类的食品,如果污染的话,这个病毒可以在这些表面存活2~3个月的时间。
总台央视记者 姜珊:现在有很多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疫情卷土重来,您怎么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应该说北京的反应强力有效,经过几个月的和新冠肺炎的斗争总结的经验,我认为北京这次疫情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疫情卷土重来。
总台央视记者 姜珊:那么面对病毒的新变化,我们有没有一些新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我要澄清一下,现在还没有完全确定是食品,现在只是高度怀疑有物品污染可能性最大,但还要进一步的需要调查研究。尽可能不要去购买进口的农产品或者冷冻的食品,一定要煮熟了,不能生吃。同时我们在处理这些生食品的时候,要注意手的卫生。对于蔬菜类,一般来说不会造成污染引发的感染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蔬菜都是当地生产或者周边的地区生产的,而不会造成污染。
他强调,要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加大监测检测力度;一旦出现零星病例,很快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随着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应急性的疫苗应用也可以预防类似现象的发生。
吴尊友说新冠病毒在冬季会更严重:从全球的疫情形势来看,进入初冬以后,尤其是11月后,全球每日报告病例数经常突破60万,多次创造纪录。这几天,国内多点出现零星病例,也提示我们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着国门。
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11月9日确诊的无症状感染者张某某(货车司机),在海河医院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自觉咽干,大量出汗。11日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天津第139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中新网福州10月22日消息,近期,接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群骤增,新冠肺炎疫苗也备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21日表示,普通民众暂时可以不必考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10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出席东南科技论坛,并做了题为“新冠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的专题报告。他认为,在中国境内一般来说,普通老百姓感染病毒的机会很小,暂时可以不必考虑接种疫苗。
“应战冬季可能遇到的新冠疫情加重情况,可用围堵策略、检测策略、疫苗策略。“即使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中国也不会再出现类似武汉那样的严重情况。从疫苗策略角度来说,吴尊友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疫苗的应用,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减少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防止医疗资源挤兑。
根据有关部门通报,俄罗斯航空公司10月2日SU208航班(莫斯科至上海)核酸检测阳性旅客8例。
国庆节长假即将到来,大家都希望能外出旅游散散心,或者亲友、同学聚聚餐,但又担心人员聚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游玩过程中应有序排队,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封闭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
为避免疫情叠加,吴尊友认为,从过去8个多月的防控实践来看,我们是有能力及时发现、及时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他提到,包括疫苗的使用,比如流感疫苗的接种、肺炎疫苗的接种以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的采取,像戴口罩、勤洗手、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防控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25日,荷兰和比利时报告,有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一天,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复阳”,属全球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