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形五毒耳枕
陕西千阳 中国美术馆藏
布老虎
北京 中国美术馆藏
绣花白布虎
陕西洛川 李全金作 中国美术馆藏
螃蟹香包
甘肃庆阳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之称,最早见于晋代周处所撰《风土记》,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俗众多,随之产生的民间美术也极为丰富。它们以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式,将端午节装点得五彩缤纷、热闹非凡,为后人留存下珍贵的可视资料。
全生避毒
端午在仲夏时节,气温骤升,百虫始动,疫病容易滋生。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即把五月视为“恶月”,而五月初五则是“恶上加恶”。面对时气变化带来的难题,古人发明出各种方式来克服它。除蓄采本草、沐浴兰汤、饮雄黄酒外,将五色丝、香包佩戴在儿童胸前的做法在民间颇为流行。五色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从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的记述中可得知,早在汉代,人们便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缠臂”,以避除兵鬼、病瘟。五色为青、赤、白、黑、黄,分别象征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宋代,人们将五色丝编缀成方形饰物佩戴在胸前。历代相因,不断充实变化。香包与五色丝的功用相似。旧时,人们用绸缎或棉布制成各种精巧玲珑的小香包,装上香茅、甘草、丁香、柴胡、苍术、冰片、香樟,甚至是檀香、牛黄、朱砂等名贵药材,既能驱病散浊,又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玩耍起来小巧玲珑,周身香爽。
甘肃庆阳的香包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其中以“螃蟹”香包最具特色。当地人将螃蟹视为毒物,在螃蟹身上缀以蝎子、蜈蚣、蛇、壁虎、蜘蛛等五种毒虫,用以毒攻毒的方式防御毒害。避五毒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五毒”的形象,自汉代便已出现。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中记载,宋代宫廷中“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合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实际上,夏季的毒虫不计其数,“五”只是个虚数。人们将五毒的形象绣制在香包或儿童衣物之上,既是为了避免毒虫侵害,也有让小儿辨识毒虫的科普作用。
宋以降,“五毒文化”在民间愈加广泛,人们将端午节避除毒邪的需求与张天师镇妖除祟的法力结合起来,张贴“天师符”以降五毒的风俗也随之盛行。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有这样一首歌谣:“五月五日无,天师骑艾虎,五毒化灰尘,妖邪归地府。”
在民间,老虎也具有镇克“五毒”的本领。清人吕种玉在《言鲭·谷雨五毒》中写道:“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宣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由此可知,最早的五毒用于谷雨时节,后来延伸为端午节习俗。虎镇五毒的意义在于,以老虎的正面力量,将各种妨害健康的祸疫予以歼灭。
然而,用老虎降服几条毒虫,实在有些大材小用。故而,民间创作出大量的“鸡吃五毒”的作品。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中就有一幅表现鸡食五毒的《西洋斗鸡图》。黄河流域的剪纸作品中,大多将五毒简化为其中毒性最强、最值得警惕的蝎子。陕西安塞的剪纸能手曹佃祥就曾创作过一幅《鸡吃蝎子》的剪纸。美丽壮硕的雄鸡啄住蝎子欲以吞掉,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符合人们避除毒害的心里。
以虎镇邪
在端午节俗中,虎的形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勇猛、强健的身姿,震慑、庇护的效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先秦时期,老虎“性食鬼魅”的说法便在民间盛行。《山海经》中叙述,度朔山上有两位神仙神荼、郁垒,镇守万鬼之门,凡遇恶鬼出入,便用苇索捆绑送去喂虎。在人们的心目中,猛兽成为了人们防御凶邪的“守护神”。千百年来,这种观念左右着人们的民间美术创作活动,使得老虎成为民间剪纸、刺绣、年画、泥塑等品类中的重要题材。
艾草是生长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植物,其茎叶具有异香,能驱蚊虫,清瘴气。端午时节,人们常将艾草悬挂在门旁,或扎制成虎形,谓之“艾虎”,以避邪祟。而今,我们能够见到的端午艾虎,多为剪纸和布制玩具。农村妇女剪制的艾虎剪纸,常常配有艾叶、花草、蒲剑和葫芦形象。
除艾虎外,布老虎是端午节最为盛行的儿童玩具。人们借助虎威恫吓鬼魅,护佑儿孙,同时希望自己的后代具有虎的精神与形象,虎头虎脑、虎虎生威。北京地区的布老虎以黄布做底,用黑墨以寥寥数笔勾勒出老虎身上的花纹,耳朵和尾巴上还装饰有白色的绒毛,既突出了布老虎的憨厚可爱,又不失“兽中之王”的气魄。陕西洛川的布老虎头部硕大,獠牙上翘,颇似战国时期的镇墓兽。在黄河流域,形态各异的虎枕也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用物。虎枕有单头虎、双头虎、虎头鱼尾等多种,造型比布老虎更加简洁、概括。
竞渡健体
自古以来,伴随端午节所产生的竞斗活动十分丰富,如拔河、斗力、决射、龙舟、打石头仗等。竞斗期间,参赛者斗志昂扬,观者精神振奋,人们无不沉浸在激扬欢乐的气氛中。
在众多端午竞斗活动中,龙舟竞渡无疑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竞渡的习俗相传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有关。《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然而此书又说:“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由此可见,拯救屈原、伍子胥的说法不一定可靠。从广西贵港汉墓出土的铜鼓纹样上看,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就已经有龙舟赛事了。传闻虽虚,通过龙舟竞渡达到强健体魄的功效却是实实在在的。
龙舟竞渡的习俗自唐代传入北方。北方的龙舟并不具有较强的竞赛意识,而更像是娱乐的道具。在河北省留存的一件清代百子纹绣帐中可见,龙舟成了孩子们嬉戏的舞台。
从大量的民俗活动和民间美术实物分析可知,端午节自古便是酷暑来临之前,人们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防疫驱害活动。人们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积极主动地应对自然规律。与此同时,随着各种民俗活动的展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频繁,关系也愈发紧密。这或许便是端午节的一种意义所在。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额头画王、手戴五彩”“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6月2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初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珍惜健康,更敬畏生命,更渴求安全,也给今年的端午节赋予了特殊的深意。
如果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那么传统节日就像优秀传统文化结出的花果,孕育了、浓缩着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妨从过好传统节日做起。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关于吃食的趣事。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也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很多习俗等着大家去发现,还有更多关于“节日”的趣事以后听茜茜慢慢聊吧。
新冠疫情给今年的端午平添几多轻愁,但山高水长,割不断亲情和思念。临近五月初五,一大批围绕端午民俗文化的网络直播、线上公益、扶贫促销活动火热袭来,让节日变得丰富多彩,也为城乡旅游业复苏注入源头活水。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藏的一幅271年前的“午瑞图”,记录着古人画蟾蜍祛病除毒过端午。图左上侧行楷书自题款:“己巳端午,小师老人写于锡福堂”,下钤“方士庶印”白文方印,图右下角钤“偶然拾得”白文小墨印。
人类学研究认为,古代节庆中的民俗仪式或文化活动,大多与人们的敬畏心理密切关联。“端午”一度被古人视为恶月、恶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流行着多种求平安、避五毒、躲端午的习俗,称作“躲午”。
为了养蝎,陈聚京没少吃苦,离养蝎场四公里有家诊所,他是这里的“常客”,只要他一来,医生就知道,他又被蝎子蜇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陈聚京的养蝎池已达120多个,还建起了一座占地两亩多的养蝎大棚,养蝎场年产量达1000多公斤,并出产蝎子酒、全蝎产物、蝎毒等蝎产品,年产值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