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必将震古烁今。2020,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以必胜信念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这是“军令状”,更是催人奋进的战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展示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生动实践和突出成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委网信办等11部门联合主办“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为此,映象网特派记者团深入信阳大别山区,推出“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脱贫攻坚决胜时”系列报道,记录大别山区决战脱贫攻坚给山乡带来的巨变,聆听广大干部群众自强奋斗、团结携手奔小康的时代交响曲。
映象网特派信阳记者 程琳 陈伟然 王慧 吴彦飞/文 段晋哲/图 程维康 史敦月/视频 实习生 刘智韬
在息县项店镇,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潘道荣,她将2万亩农田打造成了茅台有机示范田,大大增加了小麦亩产价值,让“黄土地”流转成为“金土地”。
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让“黄土地”变“金土地”
潘道荣是息县宏升粮食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五六年前,身怀农业梦想的她扎根到农村,以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为己任,以土地流转、高效农业为手段,打造了全国茅台有机小麦种植示范区,建设了2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将黄土地逐渐转变成了“金土地”。
2016年起,宏升粮食制品有限公司逐步与李楼村、陈大庄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主要用于种植优质弱筋小麦。至2019年,全镇已流转土地约2万亩,且李楼村、陈大庄村基本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
2万亩高标准农田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的不仅是每户每年每亩600元的流转费用,成了一片脱贫致富的“金土地”。宏升公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半价供种服务,免费提供农技服务,免费购买农业保险,按成本价提供农资、一喷三防、粮食烘干等社会化服务,按高出市场价0.05元/斤的标准敞开回收等多项扶贫措施。带动3700多户贫苦家庭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了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今年,项店镇决定在高庄、魏店、齐寨、朱店、邵楼、李店等六个村实施第三次土地大面积流转,全镇预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万亩,流转的土地将全部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优质弱筋小麦种植基地实现的高效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有两大特色。小麦有“四专”: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农业有“六统”: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服务、统一保险、统一收割。土地流转使得小种植田规整为大种植田,大种植田再与科学的种植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具有机融合提高了农业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农民增产增收,为贫困户顺利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
土地流转给公司,自己出门打工,贫困户轻松挣“两份钱”
在息县还有很多像潘道荣一样的农民企业家,他们在土地上深挖产业的文章,实现增产增收,成功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东岳镇小黄庄村53岁的夏金城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村里人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再去打打工,可以挣两份钱。”
据了解,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持续推进,息县大部分土地实现了集约化管理,成为粮食丰产稳产的“泰山石”,息县农业传统产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得到了空前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十二连增”,连续九年被国务院、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县)”,2013年起被确定为全国产粮大县。
息县立足农业大县和优质资源,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定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弱筋小麦“四专”工作,初步形成了弱筋小麦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检测、从流通到消费的全产业链条,因此,息县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做好专用小麦的供应工作。认真切实做好专用小麦供应工作就是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核心提示:“4年前,鄢岗镇还是远近闻名的‘北大荒’——土地荒、经济荒、人才荒、思想荒,但今天已经由‘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未来鄢岗镇还要把‘北大仓’变成‘北大行’。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日前,商城县鄢岗镇长冲村生态茭白基地,秋季茭白早已成熟,绿浪翻滚的成片茭白田内,30多名工人正在采割、搬运、挑拣、装袋......忙碌的身影为丰收景象更添一份色彩。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媒体采访团走进石家庄市赞皇县原村土布博物馆。记者周国梁摄 近年来,在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赞皇县1300多名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带动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贫困妇女共同致富。
7月28日下午,“乡村振兴看河南”采访团来到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贾寨镇张庄、潘庄,走进美丽庭院,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草帽王村的人工湖7月29日上午,“乡村振兴看河南”采访团走进“三樱椒之乡”——河南柘城,在辣椒主产区牛城乡探访产业振兴带来
7月27日,“乡村振兴看河南”采访团走进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探访祥符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洋气”和“土气”,感受党员干部在实行这个战略中的群众路线。
2018年,刚大学毕业的信阳女孩郭富丹做了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到家乡浉河区董家河镇找工作,“对于很多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是脱离农村去大城市的契机,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的决定,甚至觉得农村又破又穷哪有什么工作机会。”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别山深处的信阳商城县,人口逐渐外流:全县80多万人口,27万人外出务工;近10年,考出去的大学生有6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