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自媒体暨部落客协会探访龙门石窟
映象网快讯(记者 何叶 文/图)今天(4月10日)“寻根河南 豫见历史”两岸网络达人及媒体河南团来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游览了龙门石窟、白马寺和神州牡丹园,感受洛阳历史文化以及自然风光。
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州牡丹园位于中国佛祖释源──白马寺对面,占地600余亩,盛唐建筑风格,山水园林景观。集中收集国内外名优牡丹品种1021个,40余万株,汇天下牡丹精品、聚四季名卉于一园。
园中有数亿万年天然形成世界罕见的牡丹石,有当前中国牡丹的活化石──三百多年树龄的牡丹王;世界上最长的百米国粹长廊──唐三彩牡丹壁画。
中华自媒体暨部落客协会醇文库总编辑傅嘉美(笔名梅洛琳)表示,很久以来对洛阳的历史文化都很痴迷,但是对洛阳的了解都仅限于网上和历史书中的介绍,这次亲临洛阳,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洛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很震撼。
傅嘉美有着20年写小说的经历,出版过《小姐姐的心事》、《羁绊千年》等小说,其中《羁绊千年》系列小说是一部穿越题材的小说,共分为上、中、下三部,以唐朝时期的洛阳为背景。
她说,“以前对洛阳的了解都仅限于文字上的介绍,第一次来到洛阳,看到了雄伟的龙门石窟,特别是大卢舍那像龛,为当时雕刻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术所折服。”
傅嘉美感慨道,“我觉得洛阳就像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在神州牡丹园的游览,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时空又回到了‘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唐时代,真可谓‘一朵牡丹花,富贵一座城’。”
19日,“2013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七彩云南行’”冬令营活动在昆明启动,来自马来西亚3个州的36名小学生和4名教师抵滇饱览云南风光和学习中华文化,促进中马友好交流。
7月6日,恭迎正阳古佛回乡仪式在驻马店市正阳县举行。经过两岸热心人士的不懈努力,包括此次捐赠佛像在内的32尊佛像、佛首和佛龛终于在今年1月16日运抵大陆,并被暂时安放在武清区档案局佛首陈列室。
7月6日,恭迎正阳古佛回乡仪式在驻马店市正阳县举行。经过两岸热心人士的不懈努力,包括此次捐赠佛像在内的32尊佛像、佛首和佛龛终于在今年1月16日运抵大陆,并被暂时安放在武清区档案局佛首陈列室。
时长:02分41秒
2月7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在郑州会见了来豫访问的第十三届台湾高校杰出青年赴大陆参访团一行。参访团荣誉团长、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理事长陈长风代表参访团一行,对史济春的会见和河南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
“人根之祖,出在吉州”,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于山西晋南地区。近些年,这些传说被前往吉县的考古专家不断地改写为真实的历史,女娲岩画、伏羲岩画、柿子滩古人类遗址群……全国唯一拥有的真凭实据,让人祖山是伏羲女娲故居之地的说服力不断加强。
7月14日,2012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河南登封少林寺开营。”
皇帝故里在新郑,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皇帝建功升仙在灵宝的荆山,很多人不知道。鼎乃国家重器,鼎之所在,国之所在。五千年前,灵宝为什么会与鼎有关联呢?
“抛家舍业四十万移民远走它乡为国家,文苑寻梦八百里丹江喜迎亲人拜祖根。”4月5日清明节,来自青海、湖北、河南等地的移民代表1200余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南阳市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参加第二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节,寻根拜祖,缅怀先祖,感受“家”的温暖。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姓氏文化资源,纪念张姓始祖挥公,濮阳县姓氏研究修建了张挥公园。墓周围修筑宽为8米的环型路,路外围采用毛石浆砌挡土墙,路面用青石板铺设,并设花池,栽植树木花卉。
8月4日,118名两岸青少年营员来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共同探索海丝历史、追忆闽台五缘文化。
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办的2012大型暑期寻根回访行动昨天拉开帷幕。来自美国的130多个家庭带着他们在中国收养的200名儿童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10天的寻根之旅。
12月15日,辽宁抚顺,天寒地冻。格局宏大、庄严肃穆的雷锋纪念馆迎来了四个抬着花篮、操着南方口音的男人,领头的帅小伙一身单薄的黑衣,丝毫也不觉得寒冷,似乎心里正在燃烧着一团火。他们分别是知名圈子人、新媒体研究和运营专家、深圳圈子联合文化有限公司李帅,上海退休公务员夏玉山,上海隆姿香妃美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龙,上海伟创标准气体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大宝。
日前,他来到竹溪县水坪镇沙坝村寻根,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他找到阔别30年的亲人。据刘某友介绍,其母亲陶某莲一共姐弟三人,母亲是老大、小姨陶某凤排行老二,是个聋哑人,今年67岁。15日,汪金宝启程返回河南,其表示将尽快将母亲带回竹溪和亲人见面。
中国国内许多家长费尽心思,盼望着把孩子送出国,接受西方教育。华裔留学生来华读书的目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要么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要么是希望通过留学学习汉语,增加就业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