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第一书记”吴树兰:艰苦的磨练使我尝到奉献的乐趣

2016年07月15日16:01  来源:映象网

5034

  利用丰富草资源发展“羊经济” 提高村民收入

  7月9日上午,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吴树兰,踉踉跄跄地带着记者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养殖场,既疲惫又努力提着精神向我们讲解着村里养羊业的发展。

  吴树兰指着一排排厂房欣慰地说,目前全村千头以上的养羊场发展到7个,100只以上的羊养殖户达到102户,这里每个数字都凝聚着全村人的心血。

  吴树兰从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一点一点的学习摸索,她与村民一起,乐在其中。

  “来,拿点儿玉米渗来,我喂喂。”吴树兰手里捧着,一点点地倒入,羊群叫唤着朝她跑去,那个画面至今仍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笑声,叫唤声交织在一起,这声音真美妙。

  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是个山区贫困村,地域广,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有一定特色产业基础,村“两委”决定“靠山吃山”,利用丰富草资源发展养羊产业。

  “现在羊养殖发展成为我村的重要支柱产业。有30多个专门买卖羊‘羊经济’,我村的羊在广州市场占80%左右的份额。”这是她最骄傲的事情。

村民指着门板上留下的刻痕 

  融入村民的生活 我是他们的一份子

  “49个自然村,920户,3800个农民。”通过这几组简简单单的数字,一个刚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就是这样与村民慢慢地建立联系,慢慢地融为一体。“做人民永远的公仆”她便是如此。

  把老百姓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自从吴树兰来到竹沟镇西王楼村任“第一书记”以来,她就是一直这么做的。

  贫困户是西王楼村一个庞大的集体,驻村这几年吴树兰致力于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项目到人,资金到户、帮扶到户,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乡级以上干部帮扶,贫困户全部都结上了对子,使绝大部分有了致富项目。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和养老互助合作社,不仅如此,还自己掏腰包,真正做到为百姓办实事。

  今年98岁的老奶奶陈国兰,早已满头花白,双目失明,耳朵基本上已经听不清,赤脚呆坐在板凳上,当得知吴书记又来看她了,显的异常兴奋。

  虽然她们沟通上有障碍,老太太的回答也前言不搭后语,但就像村民说的其实她都懂。

  用心便会格外让人动情,驻村这几年,吴树兰全身心地付出,试着努力着融入西王楼这个大集体中,终于,她成了村民心中的“第一书记”。

  村民李相庭说,吴书记每次去他家,他都会在门板上刻一道,留作纪念。而现在,门板上密密麻麻地已有45道痕迹。西王楼村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吴树兰与村民的情谊也在慢慢升温,感动的事一直在。

2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文章关键词:第一书记;吴树兰;磨练;奉献的乐趣 责编:谢瑜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回炉淬火”促第一书记炼真金

    农村的工作生活确实比较枯燥,每日直面群众,繁杂琐碎的小事颇多。如果第一书记只是把下派当成是提拔的“快车道”,脑海里充斥“镀金”思想,动机不纯就没办法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

  • “第一书记”驻村要尽快进入角色

    农村天地需要人才,“第一书记”要怀着为农民谋利的情、揣着为农村服务的心、带着发展农业的劲,认真思索,找准位置,进入角色。

  •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要做好“四勤”

    “第一书记”纷纷选择驻村为群众办实事,但是“第一书记”要真正落实好,需做到勤开口、勤洗耳、勤碰头、勤动手。

  • "第一书记"要做基层群众贴心人

    在驻村扶贫工作中,“第一书记”任务重,责任大,“第一”就必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能接好“地气”,要沉身子,深入基层,亲近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 向现实版“马向阳”学什么?

    第一书记相信我们并不陌生,昔日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映象网自宣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映象直播广告位300*250

新闻推荐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