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正在安徽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看到庄台街道整洁、村民生活井然有序,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论断,并指出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汇处,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种多样的国家之一。仅以时下来说,不仅长江、太湖流域防汛形势严峻,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降水集中,而且台风活动也已进入活跃期。我国防汛抗洪处在关键期,要为南北两线抗洪做好充足准备。我们要抓住与自然灾害交手的机会,锻造强大的抗御灾害能力,用不断发展的科学认识自然,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
我们常说,制度前进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提高抗御灾害的水平,首先要健全科学防控的长效机制。从摸清自然灾害“家底”,到编制覆盖城乡的防治规划;从识别、避让高风险区域,到调整生态涵养区域;从完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防治——随着中国之治的制度体系日趋系统科学,把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借立法明确下来,将最新防治技术成果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促使综合防治有法可依、有计可施,方能扎实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建设。
其次,须提升协同治理能力。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御水平不高、城乡差异大成为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与此同时,自然灾害日趋高频率多样化的态势,令单一主体很难独立完成高效科学的治理。城乡之间、部门之间亟待在实战中强化协调联动、协同治理的能力。近年来,我国诸多城市建立内涝预警联合发布机制,加强易涝点实地调查和强降水监测,可以视作提升多部门协同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而接下来,为基层赋能,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解决灾害防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为重要。
再次,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尊重科学、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是我国抗御自然灾害的重要经验。随着新技术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灾害监测预测预警、风险评估防控、应急救灾、恢复重建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灾害发生前,它能定向发送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引导避险转移的开展;灾害发生后,它能引导现场搜救行动,保障实时联络调度。科技创新将促使人在灾害防治中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防灾减灾的整体效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防患于未然,寓防于治、防治结合,既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唯有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应对灾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方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
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多地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内涝,村庄农田被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
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过程,多地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内涝,村庄农田被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为科学高效防汛,了解分辨汛期常见的灾害类型至关重要,汛期自然灾害可概括为气象灾害、洪涝灾害7以及地质灾害,主要由降水引起。
6月27日晚,总台央视记者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冕宁县暴雨灾害发生后,省应急管理厅已调集消防救援力量出动车辆22台次、指战员121人次,会同当地救援力量,营救被困群众223人,转移周边群众1700余户7500余人。
《报告》显示,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相较近10年总体偏轻,但在全球排名仍位于前列,灾害发生频次、直接经济损失全球排名分别为第2位、第3位。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总体偏轻,与近10年(2009—2018年)均值相比,灾害频次减少24%,死亡人口减少74%,受灾人口减少50%。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天是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你可记得 当灾害发生时 谁总是冲锋在前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致力于疫情防控狙击战,一些受“恐鄂”情绪支配而导致的过火行为正在出现。现在,当我们正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一“原生灾害”的时候,“恐鄂”情绪蔓延导致的过火行为,正在有变成“次生灾害”的危险。
(王鹏)记者21日晚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受8月19日晚至20日凌晨强降雨影响,目前四川省阿坝州境内公路仍有多处断道,交通部门已累计疏运游客、民众10275人。
(任重)据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官方微博消息,截至20日19时,受“8·20”暴雨灾害影响的水磨、映秀、耿达等受灾地区移动通讯信号已基本恢复。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派出的国家防总工作组抵达四川指导抢险救援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7月26日1时50分,经工作人员连续13个小时的奋力抢修,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中受损的供电线路全部恢复送电。据悉,灾害发生后,南方电网贵州公司成立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援保电工作,六盘水供电局立即启动社会突发事件供电保障Ⅳ级响应,应急保电队伍立即赶赴现场,全力保障救援及临时安置点用电。
7月26日,记者从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以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持续全力对事发区域进行抢险救援,截至7月26日13时,通过户籍核对、家属报案、DNA比对、对幸存者走访询问、公安大数据、通信痕迹查证、与幸存者本人电话及视频核对,进一步确认该滑坡灾害区共有户籍人口22户77人,外来探亲访友、务工人员8人,共计85人,其中已取得联系的在外人员23人,搜救并送医院救治伤员11人,搜救出遇难人员24人,失联人员27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抢抓72小时黄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