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会有拥堵,会有雾霾,会有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她看起来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数十年来,她一直在成长,人口从几十万到近千万。为了让人们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断壮大自己,不断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去调整经济结构,这几乎是刮骨之痛。
这就是郑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为此,映象网重磅推出《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专题报道,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郑州市民生活,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本篇为第十一篇。
我在郑州挺好的(11):没有后悔十几年前的决定
东区整洁的街道
映象网讯(记者 骆琼 刘紫君 文/图)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年,而这十年间人们又不知道能做多少个决定。而郑东新区的发展并没有让陪伴它的人们后悔,无论是当地的老居民、村干部、建筑工程师、亦或是慕名而来的企业家……
老居民:现在的好日子都是沾了东区发展的光
“全家应该能分到三套房子、10多万块钱吧。”“老李,拆了划算不?”“爸,将来咱村会是怎样啊?有地方住没?”……
2004年7月31日,距郑东新区概念规划方案地公布刚刚过去了两年时间,在郑州东区金庄的一户普通的农家院里,老李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正在开家庭会,讨论着村里的拆迁方案。
“搬,规划都出来了,我就不信咱们生活好不起来!”老李一拍桌子,替这个家做了一个决定——响应政府号召拆迁、重新规划发展。而他那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他们一家意味着什么?
老李名叫李全福,郑州东区金庄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家里有几亩地,靠种小麦过活,而他的老伴则在村附近的学校教书,家里两个小孩,一男一女。
“那时候东区哪有现在这样子,村里要么是地、要么是鱼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活。”老李回忆着说,但还算有一个好运道,村里面的土地好,“旱涝保收,一家人的生活还算凑合。”
15年前的贾岗村,就是现在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附近。
孩子一点点长大,各种花销也大了,为了能多赚点钱,老李就想办法和村里面的人合伙在附近租了一个果园,种上苹果和梨子卖到市区。
“果园也没赚多少钱,后来又出去打过工,开厂生产模板……”老李坐在沙发上,看了一眼怀里抱着的孙女说,啥法都想过,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从没后悔过当初搬迁的决定
就在老李想着怎么赚钱的时候,2001年8月至9月,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两次听取了关于建设“港澳新城”(也叫郑东新区)的汇报。
当了解到规划面积仅为5平方公里时,他希望郑州市在发展问题上能放开思路,拓宽视野,立足中原崛起谋划长远,并明确指示要高起点、大手笔,国际招标,重新规划郑东新区。
2002年初,新的郑东新区方案公示,新规划中郑东新区的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比老城区的面积还大了10平方公里。
2004年7月31日,老李家的村子开始搬迁,“一直听说这里要拆迁改造,现在终于有消息了”,经过一家人的讨论,老李决定早搬迁,而这个决定也是希望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
其实,老李在第一次看到东区规划方案时就深深地被震撼了,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绿地广场……那时候老李心中已经有了些想法。
等待了一年后,老李他们村的安置房终于盖好了,“看着十多万的补贴款和三套安置房,我就觉得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虽然没有了土地,但老李现在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拆迁补得三套房租出去,一月租金就够我们老俩口花了,政府还发了养老保险。现在啥事都没有,散散步打打牌,挺好的。”
“现在东区发展太好了,前几天那个上合会不是还来这儿开了么!”就像老李说的那样,十几年过去了,东区已经发展成了郑州的一张名片,而老李也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现在回想起来,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真是沾了东区发展的光。”老李一直重复着,十几年了,东区这个地方能从洼地变成今天这个模样,“不敢想啊。”
据了解,从2003年新农合大病医保实施至今,河南省已经有8256万农民受惠于新农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周辉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费用。
王玲燕下岗后,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对2年前的她来说,她住的棚户区只要不被拆,就算能过个安稳年。
每周,郑欧班列都会从郑州出发,穿过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终到达德国汉堡。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岁,有一个儿子。2008年,为了纪念奥运会,当时20岁的她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奥运”。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为了生计,奔赴610公里外的苏州,南下打工。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也就是前几日,我结束了“郑漂”生活,在郑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纪念的一天,即便已过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静,就像一个游子,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
巴齐曾是一名留学生,现在是阿富汗一家报社的记者,虽然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他口语发音标准。
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看起来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12月2日以来,映象网重磅推出了《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报道,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记录城市的进程脉动。
10年前,小商小贩扎堆经营,熙熙攘攘中不乏脏乱与不安。10年后,繁华商圈、世界一线品牌,车水马龙里露出秩序和美观。
北三环作为郑州北部的一条东西大动脉,自东向西将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连接起来,是一条黄金大道。
而今洋楼林立的的张庄社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更让人难以相信,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随着郑州20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乔芳即将成为市民,他们将以全新的职业和岗位重新融入这座日益崛起的国际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长征”,对于逛街的态度,刘欣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恨参半吧,每次都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