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从“鱼米之乡”到“大都市”
“祭城镇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曾被称为郑州的‘东大荒’,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治水改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2001年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2月18日上午,在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金建选又翻开了那本《祭城镇志》。
金建选,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工会主席,小时候他就生活在东区这片土地上。从儿时嬉戏过的鱼塘到现在的现代化城市,他一直在感慨着东区的发展速度。
1998年,金建选来到祭城办事处,直到2011年,他来到如意湖办事处。而这十几年,正是祭城重新规划、急速发展的十几年。
“以前这里都是土地和鱼塘,办事处原来是一个医院,一出门靠右手边就是一个大鱼塘,就是现在的金水路。”谈起祭城的变化,金建选就像一本活地图,指哪都能给你说出这里当时的模样。
2001年之前,他的工作大都和镇里面的生产、安全有关,而在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出来后,金建选的命运就和这片土地的发展绑在了一起。
“那时候,拆迁通知下来了,很多老人恋故土都不想走,没办法我们就一遍又一遍的劝。”他说,那时候自己不在拆迁工地,就是在去往拆迁工地的路上。
如果遇到了那些留恋故土的老人,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劝说,“就是给他们说将来这里会发展成什么样,要让他们相信十年后这里要比村里的生活好。”
就这样,拆迁结束了。金建选又开始忙着怎样才能将这里变的更好更美。“就这样一直忙,都没来得及看看身边的变化,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东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班回家,陪着老人聊天、陪着孩子读书或者陪着老婆逛街……金建选说:“看到郑东新区发展的这么好,想想以前在这里工作奋斗的几年也没有白费,挺自豪的。”
工程师:看着自己盖的楼自豪 退休了每年都要回来看看
这十几年来,郑东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像钟荣东这样的建设者。
钟荣东今年有50多岁了,作为中建三局(郑州分公司)的工会主席,他在这里已经待了几十年,而其中他又把十年光阴给了郑州、给了郑东新区,而这十年也是郑东新区突飞猛进的十年。
“我感到很幸运,能加入到郑东新区的建设中来,等以后退休了,不在这里,我每年都要回来看看,因为有一份情在这里。”
2004年,钟荣东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郑州东区,东区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除了CBD内外环附近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地方差不多都是工地和黄土。
没有像普通人那样的失望和沮丧,眼前的一切反而激活了他心中的那份对建筑的激情。也正是这样,一到郑州,老钟就参与到了郑州宝龙城市广场的建设中。
从宝龙到信用联社、再到现在的传媒大厦,老钟所在的单位一口气在郑东新区承接了三个大工程,他更是用十年的光阴陪伴着郑东新区一步步发展成长。
“你想看看文化古韵,可以到郑州附近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但是要想体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你就必须来郑东新区看看。”老钟说,每次他都会邀请自己的客人来这里转转,“来郑州不来这,就相当没来过郑州。”
“从一张规划的图纸到变为现实,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很自豪,每当走过这些自己曾经注入心血的建筑都有很多感慨。”老钟始终坚信着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后的东区一定还会继续发展,等退休了,即便不能留在郑州,他表示也要经常回来看看这片土地。
据了解,从2003年新农合大病医保实施至今,河南省已经有8256万农民受惠于新农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周辉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费用。
王玲燕下岗后,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对2年前的她来说,她住的棚户区只要不被拆,就算能过个安稳年。
每周,郑欧班列都会从郑州出发,穿过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终到达德国汉堡。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岁,有一个儿子。2008年,为了纪念奥运会,当时20岁的她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奥运”。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为了生计,奔赴610公里外的苏州,南下打工。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也就是前几日,我结束了“郑漂”生活,在郑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纪念的一天,即便已过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静,就像一个游子,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
巴齐曾是一名留学生,现在是阿富汗一家报社的记者,虽然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他口语发音标准。
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看起来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12月2日以来,映象网重磅推出了《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报道,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记录城市的进程脉动。
10年前,小商小贩扎堆经营,熙熙攘攘中不乏脏乱与不安。10年后,繁华商圈、世界一线品牌,车水马龙里露出秩序和美观。
北三环作为郑州北部的一条东西大动脉,自东向西将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连接起来,是一条黄金大道。
而今洋楼林立的的张庄社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更让人难以相信,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随着郑州20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乔芳即将成为市民,他们将以全新的职业和岗位重新融入这座日益崛起的国际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长征”,对于逛街的态度,刘欣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恨参半吧,每次都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