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端网页广告条1000*60
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我在郑州挺好的(11):没有后悔十几年前的决定

2015年12月19日10:48  来源:映象网

5034

  公务员:从“鱼米之乡”到“大都市”

  “祭城镇历史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曾被称为郑州的‘东大荒’,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治水改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2001年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2月18日上午,在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金建选又翻开了那本《祭城镇志》。

  金建选,郑东新区如意湖办事处工会主席,小时候他就生活在东区这片土地上。从儿时嬉戏过的鱼塘到现在的现代化城市,他一直在感慨着东区的发展速度。

  1998年,金建选来到祭城办事处,直到2011年,他来到如意湖办事处。而这十几年,正是祭城重新规划、急速发展的十几年。

  “以前这里都是土地和鱼塘,办事处原来是一个医院,一出门靠右手边就是一个大鱼塘,就是现在的金水路。”谈起祭城的变化,金建选就像一本活地图,指哪都能给你说出这里当时的模样。

  2001年之前,他的工作大都和镇里面的生产、安全有关,而在郑东新区规划方案出来后,金建选的命运就和这片土地的发展绑在了一起。

  “那时候,拆迁通知下来了,很多老人恋故土都不想走,没办法我们就一遍又一遍的劝。”他说,那时候自己不在拆迁工地,就是在去往拆迁工地的路上。

  如果遇到了那些留恋故土的老人,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劝说,“就是给他们说将来这里会发展成什么样,要让他们相信十年后这里要比村里的生活好。”

  就这样,拆迁结束了。金建选又开始忙着怎样才能将这里变的更好更美。“就这样一直忙,都没来得及看看身边的变化,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原来东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班回家,陪着老人聊天、陪着孩子读书或者陪着老婆逛街……金建选说:“看到郑东新区发展的这么好,想想以前在这里工作奋斗的几年也没有白费,挺自豪的。”

  工程师:看着自己盖的楼自豪 退休了每年都要回来看看

  这十几年来,郑东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像钟荣东这样的建设者。

  钟荣东今年有50多岁了,作为中建三局(郑州分公司)的工会主席,他在这里已经待了几十年,而其中他又把十年光阴给了郑州、给了郑东新区,而这十年也是郑东新区突飞猛进的十年。

  “我感到很幸运,能加入到郑东新区的建设中来,等以后退休了,不在这里,我每年都要回来看看,因为有一份情在这里。”

  2004年,钟荣东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郑州东区,东区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除了CBD内外环附近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地方差不多都是工地和黄土。

  没有像普通人那样的失望和沮丧,眼前的一切反而激活了他心中的那份对建筑的激情。也正是这样,一到郑州,老钟就参与到了郑州宝龙城市广场的建设中。

  从宝龙到信用联社、再到现在的传媒大厦,老钟所在的单位一口气在郑东新区承接了三个大工程,他更是用十年的光阴陪伴着郑东新区一步步发展成长。

  “你想看看文化古韵,可以到郑州附近的少林寺、龙门石窟,但是要想体验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你就必须来郑东新区看看。”老钟说,每次他都会邀请自己的客人来这里转转,“来郑州不来这,就相当没来过郑州。”

  “从一张规划的图纸到变为现实,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很自豪,每当走过这些自己曾经注入心血的建筑都有很多感慨。”老钟始终坚信着一个事实,那就是今后的东区一定还会继续发展,等退休了,即便不能留在郑州,他表示也要经常回来看看这片土地。

3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文章关键词:我在郑州挺好的;郑东新区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映象网自宣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映象直播广告位300*250

新闻推荐

PC端网页广告条628*60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