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会有拥堵,会有雾霾,会有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她看起来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数十年来,她一直在成长,人口从几十万到近千万。为了让人们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断壮大自己,不断新建和扩建城市道路,去调整经济结构,这几乎是刮骨之痛。
这就是郑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为此,映象网重磅推出《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专题报道,记录时代变迁下的郑州市民生活,记录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本篇为第十三篇。
映象网记者 崔冰心 秦雯
610公里,这段距离,是魏佳的心病。
160公里,这段距离,治好了她。
她说,如果她要感谢,就感谢郑州的发展,让610公里变成了160公里。
[富士康务工者] 610公里的心病
魏佳是周口人,今年27岁,有一个儿子。
2008年,为了纪念奥运会,当时20岁的她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奥运”。
就在孩子百天的那年,魏佳和丈夫为了生计,奔赴610公里外的苏州,南下打工。
在那座工厂里工作很累。魏佳说,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昼夜两班倒,也没有休息日,一年只能回家一次。
有时想家,她只能夜里偷偷抹眼泪,“想家的感觉真揪心。”
为了让女儿安心打工,魏佳的父母主动承担起照顾奥运的责任。平日里魏佳和父母两三天通一个电话,但有一段时间,父母打电话的次数减少,总是没说两句就匆匆挂掉,这让魏佳很疑惑。
三个月后,在与妹妹偶然的聊天中,魏佳才知道,那段时间奥运的胳膊摔断了,父母害怕魏佳挂念和责怪,就隐瞒下来。
现在回忆起来,魏佳依然泪湿眼眶。她责备自己不能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父母晚年还要为她操心劳神。
终于等到了春节,魏佳一大早去买火车票,但回家的车票一张难求,无奈,她只能坐8个小时的大巴车回家了。
魏佳说,那两年很煎熬,想家,却每年只能回一次,“从苏州到家的这段距离就是一块儿心病。”
2010年,富士康在港区投资建厂,30万河南籍工人从深圳、苏州、北京等地回家就业。
魏佳夫妇也回来了,从那年起,她离亲人的距离,从610公里到了160公里,从8个小时车程缩短到3个小时,魏佳回家的次数,也从一年一次变为一月一次。
五年后的今天,魏佳已经从一线研磨工,干到了班组组长,工资越来越高,俩人一年能存余四、五万元。
该感谢谁呢?魏佳想不出来,“可能要感谢郑州的发展吧。”
据了解,从2003年新农合大病医保实施至今,河南省已经有8256万农民受惠于新农合政策。这其中就包括了周辉移植造血干细胞的费用。
王玲燕下岗后,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住上这样好的房子。对2年前的她来说,她住的棚户区只要不被拆,就算能过个安稳年。
每周,郑欧班列都会从郑州出发,穿过高山、荒漠、草原、原始森林,最终到达德国汉堡。
有一群人,他们在漫天尘土中指挥着工程车,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和工人的吆喝声,传了好几里。这是郑州市高新区的建设镜头之一。
人的一生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年,而这十年间人们又不知道能做多少个决定。而郑东新区的发展并没有让陪伴它的人们后悔……
也就是前几日,我结束了“郑漂”生活,在郑州安了家。那是值得我纪念的一天,即便已过去十多天,心里仍不能平静,就像一个游子,时隔多年,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已久的家。
巴齐曾是一名留学生,现在是阿富汗一家报社的记者,虽然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但他口语发音标准。
郑州像许许多多的城市一样,看起来不似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却是一座值得爱的城市。
12月2日以来,映象网重磅推出了《我在郑州挺好的》系列报道,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记录城市的进程脉动。
10年前,小商小贩扎堆经营,熙熙攘攘中不乏脏乱与不安。10年后,繁华商圈、世界一线品牌,车水马龙里露出秩序和美观。
北三环作为郑州北部的一条东西大动脉,自东向西将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连接起来,是一条黄金大道。
而今洋楼林立的的张庄社区,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更让人难以相信,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随着郑州200多个城中村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乔芳即将成为市民,他们将以全新的职业和岗位重新融入这座日益崛起的国际化商都。
“每次逛街都像一次长征”,对于逛街的态度,刘欣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恨参半吧,每次都累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