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以年计量避免季节影响
新京报:北京的阶梯电价方案在便民上有哪些体现?
李素芳:北京将基准电价定在230度或240度/月两档,可以确保80%或83%的居民用电不涨价。如果采用后一档方案,享受基准电价的居民将增加约18万户。
同时,北京以年度为计量单位,从而避免因季节因素,导致居民有多的支出。
电采暖户自选计价方式
新京报: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北京的政策有哪些倾斜?
李素芳:听证方案充分考虑了这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用电问题。目前,北京的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加起来共有11.2万户,他们每月可以享受15度的免费用电。
新京报:北京有部分电采暖用户,他们的用电怎么保证?
李素芳:电采暖用户用电量普遍要高一些,他们此前实行的是峰谷电价,此次调整考虑到他们的承受能力,对他们的用电计量方式没有改变。这部分用户大概为23万户。现有未执行居民峰谷试点电价的分户电采暖用户,由用户自行选择执行峰谷电价或阶梯电价。
新京报:部分省听证方案提到全部实行峰谷电价,北京是否有这方面考虑?
李素芳:现在北京大量的电表不支持峰谷电价和阶梯电价同步执行,随着未来的发展、电表的更换,本市也将研究峰谷电价与阶梯电价融合发展的政策。
未来
基准电量不会一直不变
新京报:此前有媒体报道说,居民电价其实是低于成本的,请问北京当前的电价成本大概是什么样的?
李素芳:北京当前的居民电价是0.4883元/度,这是2006年制定的标准。而工商业用电2011年调整后达到0.8145元/度,比居民用电价格高67%左右。
电价的成本核算权在国家,国家发改委表示全国居民用电成本在0.8元/度左右,居民用电价格是低于成本的。
新京报:此次电价调整后,有没有测算过大概增收多少?
李素芳:电力公司的增收情况,还要看政策实施后的具体效果。但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北京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弥补上游企业燃料成本上涨、发电环保成本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和居民用户电表改造等方面。
新京报: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量自然会提高,今后第一档电量还会调整吗?
李素芳:国家文件明确指出,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政策,既然这是一个试行政策,我觉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提高之后,北京也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进行调整完善。标准不会一成不变的。
29省市区公布听证方案
除北京外,上海、江苏等地也在昨天召开听证会。截至目前,除西藏、新疆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公布阶梯电价听证方案。
针对各地方案,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可能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一些调整,但目前还没有定期的调整机制。针对推出时间,上述人士表示,大多数省份听证工作集中在5月中旬举行,也有个别省份可能会在月底或6月初,“所以并非全国‘一刀切’式必须6月1日实施”。
在已对外公布的听证方案中,上海的第一档电量最高,为260度/月;北京紧随其后,分230和240度/月两档。青海最低,为60度/月。
■ 分析
各地情况不同导致基准电量东高西低
在各省份听证方案中,东部沿海基准电量普遍高于西部,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这是由于各地基本情况不同,第一档电量也就是保证居民最基本的用电,虽然有的省份比较高,有的省份比较低,但这都是由政府按照覆盖80%居民计算出来的。
感觉基准电量低因为信息不对称
不少人觉得第一档电量设置得有点低。对此,林伯强表示,因为这里面涉及“信息不对称”,政府有一个统计数据,但是老百姓只知道自己家里用多少,而每个人对于最基本用电需求有不同的定义,比如说我用200度,我就觉得基准电量应是200度,这些很个案的理解就会导致大家对于第一档有不同的看法,每一个地方的第一档度数应该通过听证,通过老百姓跟政府之间的认可确定下来。(记者 蒋彦鑫 实习生 朱程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