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燕庄蝶变40年⑬:再不用忧心吃饱穿暖 “带劲”日子就在眼前

2018年12月25日08:05  来源:映象网

5034

编者按:

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从籍籍无名的郑县,到如今一跃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关于郑州的记忆,有无数切口可以作为注脚。

但始终无法绕过的,是曾经的燕庄。

从毛主席视察的麦浪起伏的燕庄村,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商业地标“曼哈顿”;

从曾经停飞喷洒农药飞机的郑州东郊燕庄机场,到如今成为“国际郑”靓丽名片的郑州CBD中央商务区……

燕庄的变迁历程,浓缩了郑州城市变迁的珍贵记忆。

燕庄的前世今生,承载着郑州城市变迁的典型故事。

2018年,是庆祝改革开放40年的重磅节点。40年来,郑州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映象网以燕庄的变迁为切入点,着重截取1978-2018四十年的时间刻度,从城市建设、交通改善、居民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为郑州改革开放四十年,乃至河南改革开放四十年,钩沉作注,力图为一亿河南人,提供一个直观展现郑州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伟大成就的窗口。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四十年,燕庄村民不仅家庭经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同时,家庭的成员规模、亲情氛围、生活方式等,也早已不是过去的模样了。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也经历了起飞、赶超和跨越的40年历程。

从凸面的黑白电视,到72寸曲面平板;从设备简陋的露天电影,到装修豪华的IMAX巨幕影院;从在书本上了解名山大川,到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长度……对于燕庄人来说,生后品质的改变让他们更加自信,电影、旅游等休闲方式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映象网记者 阮海峰

当年全村人围坐着看一台黑白电视机不愿离去

今年71岁的老人杨兰菊常说,现在的好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黑白电视机作为一种奢侈的家电慢慢进入部分家庭。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视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说起燕庄村第一台电视机,今年71岁的杨兰菊老人脸上充满了笑容,“还记得那台黑白电视机是1980年买的,在当时黑白电视机算是奢侈品,只有少数人凭专票才能买,有钱都买不到。”

“当年我们家买来电视机后,不只是我们家,全燕庄的人都很兴奋。那个时候全村只有我们家这一台电视机。”杨兰菊告诉映象网记者,“每天晚上吃完饭,燕庄几乎一半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了我家院里,屋顶上还立起一条长长的电视接收杆,有人搬来自家的板凳抢占前排,有人跨在墙上居高临下,人人都带着羡慕和好奇的目光,人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不断闪光的屏幕。甚至有些人趴在鸡棚上,还把我们家的鸡棚压塌了。”

七八十年代没有电视之前,燕庄人晚上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村民们吃过晚饭就喜欢串串门聊天,自从有了这台黑白电视,杨兰菊老人家里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

“尽管对于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彩色电视机依然是奢侈的商品,但有很多人家在自己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前贴上彩色的薄膜,这样看上去电视好像有颜色。”杨兰菊笑着说,虽然现在看起来在黑白电视贴彩膜是自欺欺人,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却也是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燕庄人家里买回了电视。去杨兰菊院子里看电视的人渐渐少了。

从黑白电视到彩电,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再到极为普通的“家用电器”,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国电视机奔跑的40年。

“对于70后的我来说,小时候围在14寸甚至12寸的黑白电视机前追逐热播电视剧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燕庄一组组长张书林说,为了每天晚上能看到《大西洋海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这些电视剧,没少往邻居家的院子里跑。

张书林坦言,从黑白到彩色,从“凸面”到“平板”再到“曲面”,从手动拨台到智能遥控,从标清到超高清,再到互联网云电视,改革开放给燕庄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露天电影是儿时的回忆 如今走进影院成为日常休闲的常态

如今爱看电影的宋海杰还在曼哈顿的奥斯卡影院办了观影年卡

谈起小时候的生活,和张书林同为70后的沈庄村民宋海杰却对老电影情有独钟。

改革开放初期,去影院看电影距离燕庄村民的日常生活较为遥远。

“在农村长大的人,几乎都有同一个爱好——看电影。农村的电影都是露天放映的,场地大多在马路上或是村头的晒场里,小时候看电影的趣事很多,至今都还印象很深。”宋海杰说,八十年代的时候,沈庄还比较落后,看电影几乎成了唯一的娱乐方式,那时候如果哪家有红白喜事就会请放映队来村里放电影,所以,每次放电影沈庄都会像过节一样,特别热闹。

宋海杰谈起儿时看电影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个年代村里还没电话,哪个村晚上要放电影全靠村民口口相传,不出几个小时,方圆附近全知道了消息。那时候电影一般在晚上八点左右开始,有些孩子不等吃饱就搬着凳子来幕布前占地方。

“演电影和看戏不一样,在幕布周围看最合适,在屏幕近前往上仰头反而看不见。” 宋海杰说,来晚的年轻人找不到座位,就索性上了街两旁的房,没有找到好地方的村民就爬到树上坐树杈,有时候人多没有位置,我还在幕布后边找个地方坐下看背面,情愿看的图像是反的也乐在其中。

除了沈庄、燕庄、黑庄的,还有从外村来的,屏幕前人山人海,每场电影至少有五六百人。

“那时候影片很少,最常放的都是一些战争片,有《地道战》、《南征北战》、《大渡河》等等。”谈起电影名字,宋海杰如数家珍,我最喜欢看的是《大渡河》,里面的台词差不多都能背下来,每次电影里到了关键情节,我们都会抢着先把台词说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电影看过很多次。

而说起印象最深的一次电影记忆,宋海杰告诉映象网记者,那是在郑州金水路东明路旁的金燕影剧院放映电影《少林寺》,当时这部电影非常轰动。

“随着电影里高亢有力的乐声响起,一段段精彩的武打画面呈现在眼前,那真是看的热血沸腾,要不是父母拦着,真的就跟小伙伴们一起去少林寺了。”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电影,影片选择更是多样化。

“以前看电影都提前两个小时,甚至有提前一天两天到电影院买票的,就怕买不到好的座位。”宋海杰说,前两天刚带着孩子去曼哈顿奥斯卡影院看了《海王》,拿出手机就可以在线选座,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拿到票看电影了,太方便了。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长足发展,河南文化产品实现了从供给不足到极其丰富的极大转变,特别是影视行业快速跃升,创作活力持续迸发,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影视作品从“紧俏品”变成了“常用品”。

以前旅游当探亲 现在出国说走就走

随着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张炳瑞计划明年带着媳妇去美国自驾游

随着10年前燕庄的整体拆迁改造和村集体资产的增长,以前靠种地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燕庄村民,做梦也不敢想,自己可以住进小区洋房,出门开汽车。

如今,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坐在家里收看电视、外出旅游,已成为燕庄人最日常的文化娱乐项目和文化消费方式。

“说起旅游,在我小时候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陌生概念。”今年36岁的燕庄村民张炳瑞回忆起上学时,只能从课本上知道些许旅游的知识,“模模糊糊记得以前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游记,上面说的是一些外面的名山大川,那个时候就想,如果我也能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将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啊。”

时代的发展让旅游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当年有幸出去旅游的人,除了很少一部分特殊工作需要外,多数都是探亲或短途游,出行距离比较短,那个时候,能出省旅游的少之又少。

“还记得我第一次旅游是23年前,跟着父亲到深圳皮鞋厂。”张炳瑞说,站在深圳最高的地标建筑国贸旋转餐厅往下看,当时我都傻眼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高楼大厦。曾经的神州第一高楼,深圳第一次创业的地标建筑,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就展现在他眼前。

后来张炳瑞因为跟着父亲做生意,经常出差到全国各大城市,工作之余,顺便游玩。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张炳瑞便萌生了一个走遍全国,飞遍全世界的梦想,而自己开办企业所赚的钱,大部分也投入进旅游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人的旅行方式经历了从早期的探亲游、跟团游到自由行的演变,

2017年张炳瑞带着孩子再次登上国贸旋转餐厅看深圳,“现在国贸大厦所在的人民南路已经没有原来那样热闹繁华了,时光流逝,深圳和郑州这些年的变化太快。”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旅游业的变化显而易见。国内旅游人数从1993年的4.1亿人次到跃升到2017年的50.01亿人次,增长12倍多;国内游旅游收入从1993年的864亿元到2017年的45700亿元,增长52倍多。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16万家,旅行社2.79万个,景区景点3万多个,这一串串数字,清晰直观地勾勒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轨迹。

从1995年第一次来深圳开始,20多年来,张炳瑞走遍了国内大部分省份,也走出了国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张炳瑞说,随着旅游方式的改变,他的孩子们再不像父辈那样闭塞,经常在全世界各个国家旅行,“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庄语记

30+

燕庄村民张炳瑞:出国游不仅是休闲更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只有走出国门才能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家乡。

40+

沈庄村民宋海杰:孩子平时的生活爱好和我一样,就喜欢看电影,拿出手机点一点,就能下单选座看大片,太方便了。

70+

燕庄村民杨兰菊:经常在小区和老朋友们一起聊天,大家一致认为现在日子这么好,一定要把身体养好,多活几年,享受幸福生活。

大事记

1980年,燕庄村民杨兰菊家购买了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80年,郑州燕庄金燕影剧院动土兴建,198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90年代更名为威威娱乐城。

上世纪90年代,燕庄村民陆续南下深圳创业。

文章关键词:燕庄蝶变40年 露天电影 旅游 黑白电视 改革开放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