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夜的紫禁城,绝美!
来源:北京日报
上灯了,故宫!
今晚6点半
紫禁城正式被点亮
午门—雁翅楼亮起来!
太和门亮起来!
角楼亮起来!
宫墙亮起来!
神武门亮起来!
金色琉璃瓦屋顶被灯光笼罩
一些狭长的屋面上
灯光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铺陈开来
红色宫墙上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的诗句浮现
3千名观众登上9米多高的故宫城墙上
赏灯看雪
欢度佳节
景山万春亭与故宫遥遥相望
还有今年年度“最大满月”映宫墙
灯还未点亮 故宫已被“包围”
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也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
与其他元宵灯会比,观众在宫廷灯会上还可以细嗅梅香,赏民乐,品戏曲。因此,故宫此次亮灯也备受关注。
下午5时,灯尚未点亮,故宫便已被长枪短炮“包围”。
赏灯闻梅香
畅音阁曲音袅袅
晚上6点半,紫禁城正式被点亮。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通过灯光照明及灯光布景,此次亮起来的区域包括紫禁城内的午门—雁翅楼、太和门、太和殿、东南角楼、东华门、东北角楼、神武门等。
古建化身古今“对话框”
除了城墙上350盏红灯外,一些古建筑化身古今“对话框”,将元宵节的诗句和祝福逐一秀出。
在太和门,“元宵节”“上元之夜”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五位皇帝御笔的“福”字等轮番映出。
红色宫墙、城楼墙壁上,“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等与元宵节有关的诗句被打出,吸引游客诵读。配合着今晚的“超级月亮”,可谓是别有一番意境。
夜故宫变“3D”
故宫灯会,观众参观线路都是“高规格”——绝大部分时间是漫步城墙上俯瞰。同时,夜幕下的紫禁城有景、有味还有声。
在午门—雁翅楼展厅,“紫禁城里过大年”展首次开夜场,每一个展厅都暗香涌动,故宫人专门引入了腊梅香、佛首香等与春节相关的味道,让观众享受全方位的年味儿。
东雁翅楼,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赵聪及其团队现场演奏,行云流水的民乐声响起,不少游客驻足聆听。
当游客走过布满红灯笼的故宫东城墙时,可以看到临近城墙西侧的部分古建筑也被点亮,畅音阁戏楼传来抑扬顿挫的戏曲声。
故宫介绍,此次灯会串起了目前宫内最火的5个展览。比如东南角楼,观众可以观看虚拟现实影片《角楼》;东华门城楼,参观“营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艺术展”;东北角楼,大屏幕讲述紫禁城文化,展示故宫文创。同时,观众还可以观赏到艺术灯光投影于建筑屋顶上,宛如走进《千里江山图卷》等名作。
明年过节开放面积扩大
贴门神,挂宫灯,还有元宵灯会,这些都将成为明年紫禁城春节期间的标配。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明年,故宫600岁,春节期间开放面积将扩大,年味儿布置也将更喜庆。”
今年 ,在室外展场,乾清宫前丹陛上下竖立起壮丽的天灯和万寿灯,成为广受瞩目的景观。单霁翔说:“我们计划将这组灯公益拍卖,明年计划再制作一组,有希望永久展示。”
见光不见灯故宫揭秘如何不伤及文物
流光溢彩的灯光秀会不会伤害文物,在赏心悦目之余,很多人也十分关心文物保护的问题。
据此,故宫方面回应,照明设计将高新科技与文物保护有机融合,在方案制定阶段,就考虑到避免因照明对古建筑产生损害。
比如,在城墙上每隔5米设置的红灯,底座并非安装在古老的城砖上。
目前,故宫以开放段的城墙均已铺设木栈道,既方便游客行走,也避免对古砖磨损。
另外,如果观众细心观察会发现,紫禁城里的灯会与其他灯会不同,除了装饰灯外,大多数情况见光不见灯。故宫介绍,这是通过设定不同的灯光强度,产生光影对比,使其在夜间自然产生立体感,达到“见光不见灯”的布光效果。
上元之夜
点亮的不仅是紫禁城
更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和对团圆的渴望与祝愿
点击进入专题:
故宫94年来首次夜间开放 紫禁城举行上元之夜活动
责任编辑:王亚南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民航市场在回暖,电影上座率将进一步放宽,各种展览也等着大家去看,生活中那些“诗和远方”又回来了。目前,武汉天河机场已恢复或新开通6条国际货运航线,1条国际客运航线,国内旅客单日吞吐量突破6万人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九成。
当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9月10日拍摄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览开幕式现场。
作为明清皇宫的紫禁城,其在端午节期间亦有多种驱瘟防疫的卫生措施,主要包括挂艾虎、饮药酒、配香袋、用锭子药等。东汉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认为雄黄可“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朱砂可“杀精魅邪恶鬼”,菖蒲可“咳逆上气,开窍下逆”。
紫禁城的雪,落在枝杈角落,让人心生欢喜。
随后,“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中国与凡尔赛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等大展也将挨个揭开面纱。预计今年上半年亮相的“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选取故宫藏品佳作,展现人物画从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韩熙载夜宴图》将登场。
紫禁城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2020年紫禁城将迎来自己的600周岁。一分钟看故宫四季(来源:北京卫视)
紫禁城是明清帝王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其建筑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艺术及科技于一体。从满足人们在建筑内部的日常活动角度而言,建筑内部采光是极其重要的保障。古代没有当今社会高科技手段的照明系统,如何最大程度地引进自然界的外部光源,则成为紫禁城建造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1月10日,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寻,2019“走进黄河”采访团来到洛阳偃师,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领略“最早王朝”的神秘风貌,探寻灿烂的中华文明之源。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依据文献线索在河南寻找“夏墟”时,发现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由此开启了考古学界对二里头的发掘和研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从二里头都邑的礼制遗存观察到了两次大的礼制变革。
明澈秋阳下,萋萋芳草、油油麦田之间,一座拥有夯土台基、房柱、道路、墙基的“古城市”浮出水面。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最早的中国”与殷墟“最早的文字”,交相辉映,历史再次被凝重地回望与致敬。二里头遗址和殷墟,只是星汉灿烂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中两颗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