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文/图)经过两天角逐,“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27日上午在郑东新区北龙湖水上中心落下帷幕,广西选手在比赛中表现突出,包揽了全部四个单项的冠军。至此,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两个水上项目的测试赛,“民体杯”龙舟、独竹漂比赛也圆满落幕。
独竹漂,顾名思义就是人踩着一个竹子在水上漂行,光听名字就足够刺激。这项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黔北民间绝技,在2001年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比赛中选手脚踩一根长约8米、直径约15厘米的大毛竹,手中是一个直径5厘米、长约4米的竹竿,短竹竿既是桨用来划水,又起到掌握平衡的作用。出于安全考虑,参赛选手必须身穿救生衣。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安徽、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湖南、江苏、重庆以及东道主河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的男、女各24名运动员参赛,分别设置男、女100米、200米直道竞速共4小项。
独竹漂是民族运动会上最具刺激性和观赏性的比赛之一,加之在地处中原的河南非常难得一见,因此比赛吸引了不少观众特意来看“稀罕”。在比赛中,广西选手显示出强大实力,将4个第一名全部收入囊中,黄适骥和陆春桃分别在男、女项目的角逐中各自包揽了冠军。
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筹委会主办,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执委会承办的本次比赛,也是民族运动会的一项重要的测试赛,在为运动员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战热身机会的同时,裁判员、志愿者队伍以及比赛场地的软硬件设施都得到检验。
木球是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宁夏是木球运动的发源地,相传是由放羊娃们在排遣无聊时玩的“打毛球”游戏演变而来。这不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水上轻功”,而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竞赛项目之一——独竹漂。
在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期间,将运用5G等新技术直播赛事,广大观众可通过电视、网站、手机,随时随地观看比赛。随着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比赛项目的临近,观众网络预约竞赛项目的方式将不断完善,为市民带来更多便捷。
8月15日下午,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龙舟、独竹漂单项竞赛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会在北龙湖水上项目基地二楼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智慧岛大数据实验区管委会主任陈平山主持,郑州市体育局副调研员张郑锋及专项工作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6月26日下午,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水域,24名男女手拿竹竿,脚踩着一根“木头”,纵横水面,速度快时“木头”若隐若现,仿佛在水面上“凌波微步”。独竹漂也是一项与端午龙舟赛齐名的表演竞技项目,适合单人、双人和团队等多种形式比赛。
“河南队在上午的直道竞速200米比赛中获三等奖。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一次预热赛,本次比赛旨在提高民族体育竞赛水平,进一步选拔培训运动员、裁判员队伍。
距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为东道主的河南代表团正在积极备战。今天上午,记者在龙湖水上运动中心看到,参加本届民族运动会独竹漂项目比赛的部分队员们正在加紧训练,力争在本次赛事中取得佳绩。
继第八届轩辕龙舟大赛之后,郑东新区北龙湖水上运动中心又迎来了民族运动会前的一次重要“热身”——“民体杯”全国龙舟、独竹漂比赛25日开始在这里进行。据了解,龙舟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广东、广西、贵州、湖北、吉林、江苏、浙江以及东道主河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参加。
随着阵阵鼓声在湖面上此起彼伏,百桨翻飞、水花四溅,荡起一个个小圆晕。” 龙舟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广东、广西、贵州、湖北、吉林、江苏、浙江以及东道主河南等9个省、市、自治区代表队参加。
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运动会筹委会5月3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筹备进展情况。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设17个竞赛项目和150余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包括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花炮、陀螺、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民族式摔跤、少数民族武术、马术、秋千、射弩、押加、龙舟、独竹漂、民族健身操等。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表演者站在一根楠竹上,以小竹竿当桨,在水上划行,颇有“一苇渡江”之感,被誉为“中华一绝”。航道牌距竹漂的前端5厘米处设置一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航道牌,牌上标有航道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