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陈晨 通讯员 孙雪芹
12月31日,记者从洛阳市总工会获悉,河南省总工会日前表彰第三届中原大工匠和2019年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先进典型,洛阳有4人被命名为中原大工匠, 3个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这些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分别是——
●中信重工重型装备厂高级技师刘新安
参加工作33年来,刘新安从一名镗床学徒工成长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获得数十项荣誉。他坚守岗位刻苦钻研,向创新要效益,用实际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张素丽
张素丽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26年,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作为一名钳工,她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告诫自己要“做事敢担当,能做顶梁柱”。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高级技师居斌
从1987年工作至今,居斌一直奋斗在仪表维修工作、电气运行和电气检修工作一线,他立足实际、善于思考,总结出的“直流接地快速安全查找法”被市总工会命名为“居斌操作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快速试制部高级技师王鹏
工作20年来,王鹏一直从事光学仪器装调、精密光机系统装调工作,先后参与了我国多种主战机型的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在航空报国的道路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郑雷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承担着洛阳电网核心区域变电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和缺陷处理工作,先后被评为省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全力打造技能型班组,全心全力确保洛阳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杨涛创新工作室
该工作室是我市首批“河洛工匠”工作室,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涛带领,围绕节能减排、增收节支、设备改进、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等活动开展创新,研究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中烟洛阳卷烟厂王红宾创新工作室
王红宾是一名配电工段电气维修技师,1995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动力车间从事电气维修工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坚持科技创新、精益求精,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为鼓励先进,中原大工匠每人获得2万元奖励,河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别获得5万元专项补助资金。
择一事,从一生,在勤学苦练中传承“匠心”,这是对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电工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杨光露的写照。杨光露借助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蓝海”“榜样发展”“精英腾飞”等多项计划,形成了“敢创新、能创新,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工匠团队”。
在花都鄢陵,有一个靠果树栽培育种和写论文出名的“泥腿子”“土专家”,他以农民身份当上货真价实的鄢陵县林业科研所所长。
从业17年的冯立雷是中建二局二公司中原分公司的总工程师,除了荣获第三届“中原大工匠”之外,还先后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建二局青年科技之星、河南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
“从拿起焊枪参加工作,我已经在电力建设领域摸爬滚打24年”。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焊工教练、高级技师陈建平感慨的说到。
今年72岁的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赵留安从事烹饪行业已经整整60年。60年来,他都在为传承豫菜精髓,发扬豫菜文化而努力。
“之所以坚持创新38年,就是觉得石油人就要老老实实落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谈到坚持创新的动力,朱一斌这样解释。
”1996年,陈建平经过2年的学习,走上了焊工生涯,他始终牢记父亲的话,手臂上的伤疤也见证了他20多年以来对焊接工作的执着与坚守。从学徒到熟练焊工,再到锅炉焊接质检员、技术员,从普通工人到技师再到高级技师、焊接技能教练……陈建平在师傅指导下不断学习,在弧光闪耀中锻炼,在焊花飞溅中成长。
似乎与焊枪结下了不解之缘,17岁的方刚小伙,第一次拿起焊枪便再也没有放下,凭借钻研与努力逐步成长为一名焊接技能专家。2020年12月1日,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走进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术培训中心(郑州),走进中原工匠陈建平的故事。
12月1日上午,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委网信办在郑州联合启动2020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河南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岩松出席启动仪式并为采访团授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寇武江宣布活动启动。
污水处理厂就像一座城市的肾脏,是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维护绿水青山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