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3月底,河南省委、省政府以“顶格”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笔者认为,以这场会议为标志,郑洛“双引擎”,将从过去几年的“叠加效应”,迈入“乘法效应”的全新阶段。
如今近两个月过去,在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方面,洛阳取得了哪些进展?又找准了哪些抓手呢?
过去两个月,洛阳着力聚焦完善副中心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体系,包括《关于支持洛阳以开放为引领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细化,包括实化工作机制、推进措施、协调举措等,包括各类扶持政策的细化等等。
任务分解方面,洛阳将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11个方面115项任务目标,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包括成立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亲自挂帅,组建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放创新、文化旅游、生态保护治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督导考核、综合协调、区域联动等10个工作专班,建立了向上对接、内部协调、对外联动、督导考核4项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项工作。
包括河南省商务厅、住建厅、科技厅等省直单位纷纷出台意见,支持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河南省商务厅提出8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助力洛阳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河南省科技厅从高标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培育壮大创新基础、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等五个角度,提出了十六条意见;河南省住建厅则从强化城市设计等角度,提出了六项具体举措……
更为关键的是,对照王国生书记提出的“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要求,洛阳摸清了在副中心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城镇化率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优,缺乏引领性、拉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综合交通体系不完善,机场、高铁、高速、轨道交通等建设亟待提质;外贸依存度低,开放水平不高;县域经济整体不强,集聚人口能力偏弱。
而在这些顶层架构不断细化,摸清短板,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基础上,近两个月,洛阳在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找准了哪些发力点呢?
首先,以先进制造业和新基建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洛阳的主攻方向。在这方面,洛阳一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洛阳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果不断,洛阳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市(州)榜单;成果斐然,“洛阳方案”破解工业污水处理世界性难题,“洛阳技术”建功人类首登月背;载体壮大,全国第12家、我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我市;转型加快,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获批……
近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加快环保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产业培育发展,通过建好园区平台,推动延链补链,用好产业基金,为洛阳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而“新基建”则成了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产业端,最大的亮点之一。
当前,河南正在将5G作为新基建、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5G产业,以工业互联网为重中之重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而洛阳在全省率先提出,抢抓国家“新基建”政策和发行特别国债机遇,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新基建为契机,以新业态为愿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着力保障好各类要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带动制造业发展更实更强更优。
其次,以夜经济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以河南省文化旅游大会为标志,河南正式拉开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元年”大幕。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5月8号举行的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指出,要把文化旅游工作放到全省发展战略全局中去审视去谋划,把文旅融合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做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成了河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洛阳在这两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探索。
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方面,以全域旅游的栾川模式为代表,洛阳在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方面,已经成了省级示范模式。
特别是,近年来,栾川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全县15个乡镇不同程度参与旅游发展,61个村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产业直接带动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实现了“旅游+扶贫”“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百城提质”“旅游+美丽乡村”“旅游+沟域经济”的融合发展。
而下一步发展中,栾川也将全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在示范引领伏牛山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上担当作为。继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参与并引领伏牛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伏牛山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域旅游,以旅游业为支撑搞活沟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伏牛山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栾川经验。
而夜经济文旅消费集聚区方面,洛阳在全省率先启动“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活动,加快推进洛阳文化旅游行业夜间经济发展,繁荣夜间文化旅游市场,着力打造文旅消费品牌。
该系列活动,重点培育八个综合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康、演”等八种业态,打造“古都夜八点”文旅消费品牌。
可以说,洛阳通过突出文化旅游在夜间经济中的生力军和消费拉动作用,打造“古都夜八点”夜间文旅消费品牌,培育发展文旅商深度融合、辐射带动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将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和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第三,以开放平台和科创资源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是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动力。而这两方面,洛阳有着扎实的基础和优势。
洛阳目前已集聚自贸区、自创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基本形成陆海空网“四路协同”开放格局,“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的功能作用正在逐步显现;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均占全省的1/3,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首位,创新能力潜力巨大,具备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特别是在扩大开放方面,洛阳通过扩大双向开放,做好“四路协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省开放大局,建好用好开放平台,而随着自贸大厦建成投用、综保区成功获批,全面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争取伊滨经开区扩区获批等一系列动作,开放引领成效将会越来越凸显。
杨建国认为,就河南而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农村电商为载体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等等,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
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全省第四、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三、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全省第五、3个产业集聚区晋位二星级,以及引进省外资金完成目标进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等等…….过去一年,鹤壁在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均让人眼前一亮。
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中,强化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做大集群规模,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成为了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中,强化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做大集群规模,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成为了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19年度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晋级结果通报出炉。根据通报,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为六星级产业集聚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五星级产业集聚区,永城市产业集聚区为四星级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11个产业集聚区为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等44个产业集聚区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等54个产业集聚区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咖啡产业内部,这两年,开始有这样一种共识,中国咖啡的世界地位取决于云南,普洱咖啡发展的成败好坏,深刻影响着中国咖啡业的发展。普洱一方面,推进咖啡生态基地建设,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培育本地咖啡龙头企业;三是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
上周,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赴河南省新野县,考察包括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内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
本周,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市长王新伟率领率领郑州市党政考察团,以近两年“罕见”的最高规格,赴上海考察学习,并举行市情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7月13日,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驻马店召开。会议研究分析了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形势,总结发展经验,安排部署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6月5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同时站台,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信阳“顶格”举行。
六月以来,海南正式迈入自贸港时代。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