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理想。作为从历史到现在的农业大省,河南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砥砺奋进,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推出“小康成色”特别策划,深入十八地市的乡村,将目光投向基层,将脚步走进百姓,以大时代为背景,探寻发生在河南农村的真实的小康故事。
映象网记者 康世保 实习生 赵悠然
【人物名片】
冶红现,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冶庄村人,身体三级残疾,其妻子与父亲常年生病需要照顾,儿子和女儿年龄尚小,他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家庭负担非常重,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于2017年、2018年为其申请多项政策补贴。他不甘贫困,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2018年11月开办了红现火锅店,且生意红火,主动申请脱贫。
生活百般滋味 人生需要勇敢面对
2014年9月,与冶红现一起在广东一家数控公司打工的妻子孙素花突发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父亲也因病住院,子女年龄还小,也需要人照顾,面对现实,冶红现不得不回到村里,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就近打零工维持生计,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其生活一度难以为继。针对冶红现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根据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于2017年为冶红现及其父亲、妻子、儿子申请办理了低保救助,为冶红现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为其妻申请了大病医疗救助,为其子申请了教育补助,2018年还为其申请“焕新乐园”贫困学生救助项目等。
按照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2017年村“两委”联系工程队,为冶红现家盖了三室一厅的平房。房子建好后,一家人就搬进了毛坯房。“说实话,能给我盖新房,以前我连想都不敢想。看着新房子,我跟我媳妇心里就只剩了一个念头,要往前奔,往好日子上奔。”冶红现跟映象网记者提起这一往事眼中不禁泛起了泪光。
冶红现告诉记者,他年轻时连遭意外和病患,被认定为肢体三级残疾,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面对生活带给他的种种考验,冶红现也都不曾想过要放弃,从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坚韧、坚持、坚强,正是对中国农民性格品质的最好诠释。
“那时候,我决定干点儿什么,不能一味地‘等帮助、靠政策、要福利’,而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从而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贫困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说这番话的时候,冶红现满脸坚毅。
找准致富路 幸福奔小康
冶红现家的大门正对着村里的南北主干道,人流量较大,随着村里建起了产业扶贫基地大棚,村泓旭电气社区工厂,还有村里土地大多流转出种植花木,邻村来务工的人也多了。看着这一切,冶红现慢慢有了自己的盘算,如果能在家里开个大众火锅店,生意应该不错,事不宜迟,他当即就找到村干部把这个想法一说,立刻得到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于是红现火锅店2018年11月开业了。
红现火锅店设施简单,但干净卫生,价格优惠,据介绍,有每位客人只收费15元的大众火锅和经济实惠的高汤烩面,对于务工人员来说很有吸引力。冶红现告诉记者,刚开业时,店里的营业额并不高,每天只有300元左右。经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忙与支持加上他自己用心经营,一段时间后,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冶红现种的这8亩辣椒,由于今年辣椒行情不错,价格适中,预计能收入3万多元,这对他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加上辣椒收后种小麦以及火锅店的收入,让冶红现彻底摆脱了贫困步入小康之路。
“红现脑子活,敢想肯干。今年种的8亩辣椒喜获丰收,现在已经卖了2万多块钱,还有部分辣椒王正在晾晒,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开火锅店的收入,他自己要求要光荣脱贫!”提起贫困户冶红现,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群才满脸赞赏地说。
【朴素愿望】
提到愿望,冶红现告诉记者,现如今钱袋子鼓了,脱贫摘帽了,腰杆也挺直了,一家人能不愁吃不愁穿,住上新房子,还能有存款,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帮忙,精准扶贫,政策助力,才能让多年的愿望变成现实。在帮助他脱贫的过程中,他也看到了帮扶工作人员的不易与用心,下一步,他希望自己在小康的路上也能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家人健康,日子越过越红火,子女能学业有成,不辜负政府对他们一家人的关爱与照顾。
【心里话】
冶红现表示,作为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也需要勤劳苦干,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以后他更会沿着这条致富路走下去,供养儿子上大学,回报社会,为国争光,为人民做贡献。
57岁的毛振江,是汝州市夏店镇黄沟村六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12月,自立自强的毛振江参加了该市畜牧局对贫困户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掌握了养殖技术的他对养殖更加热爱。2016年,毛振江全家年收入40517元,人均纯收入6753元,光荣地成为黄沟村2016年度32户脱贫户之一。
结束打工生涯、回家务农,他下定了决心,不在家乡干出一番成绩誓不罢休。他在打工时看到过大海中的灯塔,他说家乡没有灯塔,但他想用自己的双手为老百姓树立一座致富路上的“灯塔”。
今年53岁的王自然是河南省夏邑县太平镇孟李庄村土生土长的一员,当了12年村支部书记的他,虽然家境贫寒却仍然有着一颗向上之心。随着村里扶贫工作力度逐渐升级,他承包了村里的扶贫就业车间,现如今的他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赵有富,73岁,荥阳市崔庙镇郑岗村村民,常年以养羊为生。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依凭相关扶持政策,在驻村工作队以及镇村领导的支持下,扩大养殖规模,于2018年实现脱贫。
李顺业,男,汉族,197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巩义市站街镇柏沟岭村种植专员,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嫁接指导工作。作为柏沟岭村种植致富第一人,李顺业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大家响应国家好政策,致富乡邻带领贫困户增收。
编者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生活一直是中国人的美好理想。作为从历史到现在的农业大省,河南始终把人民对美
丁庆伟原来是一名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和县、镇、村各级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勤劳奋斗,在养羊一行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成为村里有名的养羊能手,实现了稳定脱贫。
她童年艰辛,2岁时随母亲改嫁到朱家沟村,兄弟姐妹四个,吃不饱穿不暖。如今,通过辛勤的双手,她换来年入20万的成就。致富后的她不忘乡邻,免费给乡亲们提供中药材苗木,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朵扎根在山沟里的马兰花就是洛阳市宜阳县韩城镇朱家沟村的“女神”朱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