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7月18日首趟开行至今,中欧班列(郑州)已走过了7个年头,班列辐射30个国家的130座城市,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张靓丽的名片。中欧班列(郑州)充分发挥“脉动”效应,在疫情防控中为欧洲国家及时获得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搭建了绿色通道,有力、高效地促进了中欧及沿线国家的抗疫合作。截至今年6月底,7年来,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3199班。
中欧班列承载着和平使命。从古至今,和平始终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古丝绸之路虽然是贸易通道,但也为加深民族间文化交流、促进各国家和平繁荣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中欧班列就是推动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面对不断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地区局势,持续不断地通过中欧班列将防疫物资、医疗用品和工业产品支援其他国家,推进经济全球化,带动“一带一路”成员国朝着繁荣和平的方向发展。
中欧班列彰显了强大组织能力。中欧班列经过7年发展,从最初的每月1班“起步”到现在最多每周“去程14班、回程10班”的开行频次,从时速80公里到120公里,从500公里集货范围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从最初18天到如今最快12天即可抵达目的地。中欧班列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以此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中欧班列,将打造更高的运输效率,世界各国也将看到中国铁路强大的组织能力。
中欧班列展示中国优质品牌。数据显示,通过中欧班列(郑州)来往中欧的货物涵盖了高档衣帽、陶瓷用品、汽车配件、汽车整车、电子产品、医疗器械、飞机制造材料、进口生鲜、地方特产、烟酒小食品等1800多个品种。过于由于发展起步晚,技术工艺不达标,中国制造的产品经常被当作低端廉价的次品,中国仅有制造大国的名称,却不具有制造强国的身份。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如今中国制造等于粗制滥造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中国制造,已经比肩德国、日本和韩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并且正随着智能制造的浪潮向着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中欧班列成为了展示中国产品的绝佳窗口,源源不断地将高质量的中国商品送入“一带一路”上的千家万户。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更多的中国品牌也将走向世界。
中欧班列是一面镜子,也是一座桥梁,一方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帮助他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另一半也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欧班列将继续扮演着守护和平、传递友谊,推动世界繁荣发展的角色。(任伟峰)
上千吨邮件有了新通道,每周二和周五,来自全国各地的国际邮包,搭乘着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出发。它们将在约10天后抵达立陶宛维尔纽斯,再分拨至西班牙、法国等30多个欧洲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成为国际邮件应急疏运新通道,在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方面,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11月20日上午10时40分,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趟开往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缓缓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与以往有所不同,这趟班列踏上的是通向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新行程,也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芬兰线路首班顺利开行。
今年的上海进博会上,中欧班列“长安号”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关注,在进博会这个国际大舞台上,展示形象、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将开放、共赢的机会带给世界。
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世界经济低迷。中欧班列这个“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为维护国际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欧班列的高性价比。并且运到时间比较固定,为企业赢得信誉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让“中国智造”闪烁光芒。
9月3日凌晨1点,一列由西安发往波兰罗兹的“长安号”班列缓缓驶入新丝绸之路起点霍尔果斯口岸。(中国日报网)霍尔果斯口岸,是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物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动能,成为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着力发挥行业优势,紧盯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加快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中欧班列(长安号),为对外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用于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中欧班
7月18日14时40分,随着机车的一声长鸣,75097次中欧班列(郑州)满载货物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车务段圃田车站缓缓开出驶向德国汉堡。